永远的大洋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1章 不需要你的崇拜,重生之改天换地,永远的大洋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是说,这是属于宗教冲突?”奥普拉对陈康杰的回答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吃惊问道。
“这我并不敢肯定,不过,现在全世界总喜欢说什么什么冲突,很少有人会从宗教的角度去分析,所以我才觉得,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一下呢?最起码,这次事件,那一定不是私仇,另外,似乎也谈不上是国恨,那宗教文化方面的冲突几率就变得大了。就我的了解,在美国,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对于***是有一些不好的感觉和偏见的,这种感觉和偏见,总是会显现在外交和对外安全政策中。那你们会那么看别人,别人在反作用力下用相似的态度来看你们,好像也是很自然的现象。”陈康杰说道。
“好像你几年前的《真实的谎言》中,所要反应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从某种角度,我认同你的观点,但是,美国是十分具有包容心的社会,在这里,不但生活得有白人,黑人,华人,也包容了各种各样的宗教,包括你们的佛教以及阿拉伯地区普遍存在的***教,这是不是也说明美国社会并不歧视呢?”奥普拉似乎是想辩论一下,又似乎是想从陈康杰这里套出更多的信息。
“这个逻辑,乍一听,似乎是成立的,可是仔细的去推敲,放佛又站不住脚。是,美国是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这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很大的关系,也与美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的战略有关。可是,美国为什么二战后都还对黑人有那么多歧视的举动和政策的,你是黑人,你应该清楚,你的父辈包括你自己,是什么时候才可以同白人乘坐一个车厢的。而那些秉持白人优越感的人,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基督徒。从人口结构上来说,黑色加上其他少数族裔,在美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很高了,那不管是在美国政府高层好事国会以及最高法院,少数族裔所占的比例对等吗?为何到今天,美国还存在着白人至上的思潮呢?也许有一个现象全世界的人,包括你们很多美国人都没有怎么注意到,那就是正宗的美国人,其实也是蛮保守的,所谓的开放与包容,也就是在西海岸和一些大城市而已。你生活在芝加哥,我相信,在距离芝加哥一百公里以外的周边地区,不少人的生活还是秉持着一贯的保守传统,每个星期去做礼拜,以及注重神的地位和家庭等等,难道不是吗?”
“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奥普拉陷入沉思,不肯定也并不反对陈康杰的说法。
“今天的美国看起来很开放,可是,或许某一天美国也会变得保守和自闭,甚至,民粹主义的兴起也不是不可能,更有甚者,团结的美国,同样存在着分裂的可能与风险。而这一切,不是政治决定,有顶程度上也不是经济决定,而是宗教,在我看来,田纳西州人的想法与加你福利亚洲的人的想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只是个例子而已。为什么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只存在于东西海岸,而不是内陆,难道只是因为那些地方靠海吗?高科技业与传统产业不同,他们对运输的便利性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只从客观条件和地理角度去看。”
陈康杰的话,不但让奥普拉陷入深思,就连台下的很多当地美国人,也都随着陈康杰的话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美国,传统产业几乎都在内陆的州,而高科技业和金融业,则是在东西两岸,这有历史原因,但是也有宗教的原因。
“好吧,long,我承认你的回答勾起了我探索的兴趣,不过,今天我们不能专门讨论这个,我相信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更加关心你的其他方面情况。据说你在你的国家,还成为了两所专业院校的教授,能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吗?似乎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华国并不是这样一个勇于突破的国家啊。”那个话题太深奥和沉重,奥普拉并不想让自己的节目失去了一贯的风格,所以转移道。
“纠正一下,是副教授,并不是教授,这其中,有很大的区别。至于原因,我就不过多的去说了,不过,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整个西方,总体上对我的祖国有各种各样的误解,不少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这实际上是不对的,从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后,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正面意义,鲜有人去关注和传播。说实话,今天的中华国已经远不是几十年前那个保守固执的国度了,从政府高层到普通老百姓,其实都秉持着十分开放的态度。我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能够成为两所知名大学的副教授,从一个侧面也反应的这样的现实。另外,大家或许并不是很了解中华国的历史,在中华国的历史长河中,超过百分之**十的时间,其实都是很开放很包容的,我们无论是在科技,军事还是在文化领域,都对人类作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突破性贡献。我希望各位美国的朋友,不要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过度,那并不利于我们的和平共处。今天,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年轻人愿意到中华国去旅行和学习,我希望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那个过度,做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欢迎你们。”陈康杰摊开双手朝大家做出一个欢迎的手势道。
“long,因为你的关系,我已经知道很多人到中华国去了。我坦诚,要不是你,我对中华国的了解,也和你所描述的那些人一样起码停留在三十年前。当着你的面,我不得不说,我的那种想法是错的,能够培养出你这种多元的国际化人才,你的国家,如果封闭保守的话,估计可能性是为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