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南下侵宋
终南野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章 南下侵宋,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终南野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完颜宗翰听后大摇其头,叹道,“先帝曾言赵佶望之不似人君,果真诚不我欺也!”
完颜宗望笑道,“赵佶越是昏庸,对我等就越是有利,我巴不得他如晋惠帝一般,好让咱们此行可以一战压服宋国,让其俯首称臣。”
“不错,到时宋国的金银财宝,美貌女子还不是任我等予取予求。”
完颜宗望对此话大为赞同,还颇为遗憾道,“听说那赵佶的五女茂德帝姬,乃是大宋第一美人,可惜却早早嫁给了穆栩那厮,要不然我非向宋国索要不可。”
“这有何难,待我等征服宋国,回头灭了穆栩,一个女子还不是唾手可得。”
“是极,是极!”
……
不提完颜宗翰几人怎样畅想将来,且将视线转到大宋都城东京。
在经过多轮谈判后,大宋终于与金国达成协议,宋向金人一次付三年燕地赋税,以换得其退兵关外。
为了凑出这笔庞大的赔款,赵佶是绞尽脑汁,甚至无奈招回了致仕回乡的蔡京。
蔡京虽已没几年好活,但对权利的痴迷却丝毫不减当年,在得到起复的恩旨后,这老儿一刻也不愿耽搁,立刻屁颠屁颠的回到了京城。
不过这家伙确有几把刷子,论起捞钱的本事,整个大宋怕都无出其右者。方一面见赵佶,他便出了好几个损招,不但可以迅速积累钱财用于赔付金人不说,还能富余不少。
赵佶听了之后龙颜大悦,当庭就宣布任命八十岁的蔡京再次为相。
算起来,这已是蔡京第五次出任大宋宰相,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有了蔡京的一系列骚操作,大宋朝廷很快就凑出了赔款。赵佶当即就传旨,命童贯负责押送财物北上,并礼送(监视)金军出境。
赵佶的初衷自是好的,他觉得童贯很有军事经验,遂对其委以重任,期望若事有不秒,童贯能力挽狂澜。
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童贯不出意外的会让赵佶失望。
一来,童贯本就不算多有军事才能,他当年之所以对西夏连战连捷,说白了都是沾了西军的光。
彼时,宋夏二国力量对比悬殊,只要宋朝的统帅不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文人,又不胡乱指挥,胜利是早晚的事。
二来,赵佶寄希望在童贯身上,压根就是本末倒置。
他但凡有一点忧患意识,就不该对金国抱有幻想,与其有银子赔偿,不如拿出这笔钱赐给边关守军,或许重赏之下,那些士兵会爆发出异常高昂的战斗热情,阻挡住金军铁蹄。
可悲的是,大宋摊上这么个君王,有些事注定是逃不过的。
却说童贯这厮将银子押送到了雄州后,心生胆怯之下,竟不愿继续向北,随意找了个手下官员,便将事情推诿出去,自己留在后方坐等佳音。
但他永远等不到好消息了,就在押送银子的队伍北上三日后,从涿州传来消息,金人在收到赔款后,悍然撕毁与大宋的约定,大举出兵南下,涿州已然危在旦夕。
童贯听闻这等噩耗,顿时就唬的魂飞魄散,一刻也不敢在雄州停留,当日就向着南方逃去。
作为节制河北诸军的最高指挥,童贯这一逃不要紧,却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地方守军各自为战。
再有就是宋朝河北差不多有百年未有外敌入侵,原本军队就训练松懈,许多地方连满编都做不到。
两者相加之下,宋军岂能挡住金军脚步?
金国是在六月初七发动的突袭,到了六月二十二,短短半个月时间,竟先后攻破涿州、瓦桥关、莫州、瀛洲、雄州,兵锋直抵河间府。
到了这个境地,大宋地方官的无能与迟缓,表现的淋淋尽致。面对金人入侵,像涿州知州葛逢,率先弃城而逃;易州知州黄烈,逃跑时坠城折断左足,又不幸折断右足而死;雄州知州吴震连金人面都未见到,就紧随童贯脚步而逃…
这些人不抵抗也就罢了,逃跑后竟没有一人想到,要派人向朝廷通报。
到了七月初,河间府知州的求援信才送到东京,当时第一个看到这封急报的人,乃是少宰白时中。
这厮见了如此军情,不仅没有第一时间报与赵佶知道,反而就此事征询蔡攸的意见。
蔡攸毫不在意的回曰,“这必是有人谎报军情,要知道童枢密目下就在河北,有他亲自坐镇,出不了什么大事。”
白时中听后觉得深为有理,遂回函一封,对河间知州一顿训斥。随后,二人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直到七月初六这日,被蔡攸视为定海神针的童贯逃回京城,白时中等人这才知道大事不好,赶忙将事情报给赵佶知道。
而赵佶在听闻此等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后,表现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一不追究童贯等人逃跑、隐瞒之责,二不思调兵北上阻击金人,反异想天开的想要派人求和。
不等赵佶选出使节,金国使者撒卢拇和高庆裔就先一步抵达。
二人来到东京后,在大庆殿上飞扬跋扈,当着大宋君臣的面倒打一耙,直斥宋朝与金国昔日会盟不诚,屡有背信弃义之举,若想平息金国之怒,必须割地称臣云云。
眼见金人这般颠倒黑白,郑居中、赵鼎等血性官员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出班谏言,金国屡次毁约,兼又欲壑难填,不可信也。眼下当务之急,应该号召天下忠勇义士勤王,万不能再次上金人恶当。
但赵佶此时早已被金国吓破了胆子,满心想着都是和谈,与要不要出京避祸,对这些良言善策皆不置可否,在命鸿胪寺好生招待金国使臣后,便匆匆退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