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八章大举精简机构,朕即大宋,杨氏良家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时抵达东京时正是人间四月,朝廷万象更新,官员们喜笑颜开。
凡是当初押宝朝廷,笃定朝廷会平定叛乱,肃清山河的官员,最近都平步青云,有人甚至一夜之间连升数级!
有的人睡觉前还是个不入流的品小官,&nbp;&nbp;在大宋冗官制度下是个可有可无的冗余官员。一觉醒来,就得知自己已经是正五品一方大员,总督一方政务,位高权重!收拾收拾行礼,就可以去南方鱼米之乡走马上任了。
可惜辛弃疾还没有出生,否则在这个新朝庭,&nbp;&nbp;他绝不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至少也能混到一方宣抚,&nbp;&nbp;管理一州、一府的事务。
倒不是赵桓在贿赂官员们,而是大宋的冗官已经有点不够用了!金人入寇,围困东京,本就使大量官员弃官而逃。又因为江南小朝廷的叛乱,使朝廷士大夫三去其二。
随着平叛大军的推进,各个方向版图迅速恢复,一批批士大夫被处死,有大量官职空闲出来,需要东京派遣官员前去顶上。
赵桓现在距离给大宋士大夫阶层换血还差太远,目前最紧急的是先用一批人恢复四方秩序。
现在朝廷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冗官,而是官员不足!东京的闲散官员们,只要未曾叛变,在国难之时坚定支持朝廷外御敌掳,内平叛乱的,哪怕是个阿猫阿狗也都得顶上去,外出担任一方父母官。
大宋官员的缺口有多大?大到朝廷宰相们已经连续数天吵着要精简机构,&nbp;&nbp;满朝都知道朝廷要砍掉一大批官职,但却没有一人跳出来反对。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即便自己的部门被精简掉了,自己也不会丢官。说不定上午被精简,下午就被通知官升数级,或者调任更具实权的部门去了。
虽说在这个时候庆祝显得很不地道,但东京官员们是由衷的感激南方同僚们的叛乱。他们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东京官员们的前途啊!
但东京也不是普天同庆,朝廷上依旧有着激烈的斗争,焦点就在宰相们的角逐。
准确来说,是政事堂借着官员不足的大势,向三省发起了最终攻势。
双方已经杀红了眼,刀刀见血,招招致命。政事堂势必要趁这次精简机构,将三省这个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砍去。而三省则要趁着这次改革,彻底稳固下自己的权威。人员可以削减,但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尚书省手中。政事堂必须被扫进历史的尘埃。
为此三位宰相已经各自令麾下嫡系向对方发起全面攻势,无数官员引经据典在向赵桓上书各种意见。
甚至三位宰相也连续多日在赵桓面前据理力争,力陈自己机构的正统性。
大宋皇权的强大由此也可见一斑,赵桓的倾向能轻易决定一位宰相与其背后大量官员的去留。
为了争取赵桓的支持,孙傅这几天都像赖皮糖一样跟在赵桓身后,喋喋不休。
“官家,兰台、尚书省自汉朝便已有之。汉代凡执掌朝政者,&nbp;&nbp;必录尚书事。如荀彧荀令君,那便是尚书令,至死仍忠于汉室。我大宋不能没有尚书省啊,官家。”
赵桓额头上满是黑线,对守在茅厕外喋喋不休的孙傅怒斥道“朕连解手的时间都不能清净一下吗?”
孙傅不顾一旁起居郎饱含笑意的眼神,也不顾飘来的气味,就蹲在赵桓门外,苦口婆心的说道“臣也是男人,最清楚男人什么时候最清醒,最悠闲。趁这时间,臣一定要再跟官家讲讲尚书省故事。”
“诸夏千年传统,无论如何也不能断在我大宋啊。从汉室设尚书台,尚书们便是天子意志传递者。当朝宰执都录尚书事,从而为天子处理朝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