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妖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困境依依,捕妖记,捕妖记,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句话原是不错的,人类和妖怪们都这么想。不过有人却是因此而提出一个法子,将之前在人类之中多做杀孽的妖怪清剿,或者将那些在妖界有过大杀戮的人类捉拿,统一审判。给人类和妖怪一个相对满意的交代。
提出这个法子的人,自然有其充足的理由。人类和妖怪,两个不同的种族已经毗邻生活了千万年,这其中的纠葛和龃龉不胜其多。在夷族来临,大敌当前的时刻,若是要共同携手,必须将那些滥杀无辜的人或者妖怪,都好好的约束。不受约束者,就要被双方共同清剿,以正风气。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能够让人类妖怪两大种族,缓解之前的杀戮和仇恨。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是隐藏了不少的猫腻。什么样的人,是所谓的“掣肘”之人?是游荡在人类城镇的妖怪,还是行走于妖界,所向无忌的人类修道者?没有人有这个标准,但是白依依竟然成了一个醒目和代表性的靶子;她性格乖戾,曾经为自己的道门古灵派所不容。她更是在妖界大肆出手,一夜之间杀了数万妖怪,令普通妖怪闻之色变;
夜神者,夜之屠神也!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古灵派和白依依突然间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于人类道门,有的来自于妖界的一些妖王,有的更是来自于零散的修道者,甚至还冒出一些普通百姓,对白依依横加指责。他们的理由都是一个,白依依因为曾大肆屠杀过妖怪,在妖怪之中造成了极大极坏的影响,而当前正是人类妖怪合作的大势,白依依这等人,是需要站出来给大伙儿一个交代的。
所谓的交代,不就是要白依依接受惩罚吗?废去修为,取走性命,其实都是一样。东三娘冷笑一声,这世间杀过妖怪的人多了去了,比白依依杀的更多的,也大有人在。为何那些人不去交代,反倒是让白依依这个孤身女子出面交代?他们还不是准了,古灵派早对这个夜神衣不满,而她更是没有背后势力来支撑做后盾,正好可拿来做文章吗?
这事情一开始也不算大,只是少数人有这个呼声,就连白依依自己都视而不见。没想到后来越闹越大,连十大道门的人都牵扯进来了。有人向六扇门发了通缉白依依的要求,但是六扇门并不同意。六扇门对外宣称,对诸如白依依这样的人进行捉拿,并不符合人妖合作的大势,也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很快,这样的声明,受到了几大道门的联手反诘。十大名门之间也是互有争斗,对六扇门不满的几大道门,仿佛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对付六扇门的绝好借口。
对他们来说,白依依这样的小人物,并不值得他们关注,但是倘若能够找到六扇门的把柄,就完全不一样了。人人都知道,白依依和六扇门的春公子关系极好,甚至白依依平时也都徜徉在六扇门,协助四大公子办案,简直就算是半个六扇门的人了。而六扇门此行,似乎有庇护的嫌疑,尤其在人类妖怪需要合作的大势之下,六扇门此行更是有悖其向来标榜的公正,实在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如果能够利用这个理由,逼迫六扇门,自然是会让十大道门作对的其他门派从中得利。六扇门如果不让步,那么几大道门就能够联合,打击六扇门的威信,言其包庇私亲;六扇门如果让步了,那么这件事就是一个抹不去的污点,以后便会处处被他人牵制,其所立于世间的“公正”形象便会大损。
无论如何,都要把六扇门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的地步,进退不得。
至于捉拿那白依依,只不过是推动此事的一个手段罢了。六扇门现在依然坚持原来的法,并出言力挺白依依,但不愿意拖累六扇门的白依依自己离开了六扇门,四处行走,同时躲避所谓的一些大义凌然追踪者。十大名门,六扇门和剑阁,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这个做法的反对和对白依依的支持。但是其他门派就不这么了,除了几个模棱两可的道门尚且中立,有四五个道门明确的表示要找到白依依,然后交由道门共同作出决定。
令人意外的是,而白依依原来的门派古灵派,却是做出了支持白依依的决定。白依依身为古灵派的人,早在当初渡劫失败,母亲身死之时,便离开了古灵派。
古灵派无论是不是该庇护白依依,其实都说得过去。派中也有人持了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要把白依依交出去,让几大道门一起决定。不过,白依依毕竟还有一个身为掌门的父亲。尽管这个父亲只是一个继父,他依然做出了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直接表达出对白依依的声援。直言绝对不会交出他的女儿,任何人倘若要对付白依依,他定然不会轻饶。
这个消息,也算是周文失踪、白依依被天下人类和妖怪视为罪人的一年中,唯一让白依依感动的事情了。东三娘甚至到,白依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中涌动不已的泪水。她的父亲即使痛惜母亲之死,却没有抛弃她这个坎坷的女儿,于是在她近乎逃亡的路上,她身边多了一个人照顾,那就是她同母异父的弟弟。
“姐姐,你口中的那个周文公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他大声的笑着,仿佛要用这种笑声来感染姐姐。
白依依抬起了头,憔悴的脸颊之上,只有一双闪着光亮的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