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线作战,持剑,浮世新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浩之事到底只是洛阳城风云变幻的冰山一角,更大的讨论与谋划都是关于两线战事的。
平稳了几日的早朝今日又迎来另一变故,多事之秋莫过于此。
早朝之上,元恪接到了西南之地郡守陈广的奏折,苗疆还是动手了,他们联合多个西域小过在大魏西南之地掳掠,虽季节不对,但时机对了。
若是换作以往,陈广的奏折陈词绝对不会这般温和,怕早就祈求朝廷增兵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组建好的打秋军是驻守西南的王牌,也是西南几郡稳定的定心丸。
打秋军的提前组建绝对是一个极好的策略。
因为朝臣如今大多也知道打秋军的存在,所以对比并不担心,但是如此一来大魏三线作战很容易就会被拖垮。
元恪也深知这一点不过他没有一开始就言及,他反而接着打秋军一事又赞扬了一句三公的军事眼光。
崔浩虽然不在,但这话其他人可听得见。
即便没有当廷就议论,皇帝的举动无疑还是让他们心中起了波澜。
元恪没有在意他们的反应,直接吩咐让打秋军不用着急出手,先诱敌深入再击之措手不及,力求一战解决。
另外,北线战场还是会每日传来奏折,这也是元恪的要求,无论大军小军行军司马都严格执行了。
按照宇文泰的推测,酒泉城内的六万柔然大军绝对不会就此满足,他们一定会趁机南下。
除非能保证在三战之内全歼对手,否则六万大军必定会让潼关以北生灵涂炭。
元恪和宇文泰都考虑过这个问题,故而昌马河沿岸和酒泉城以南之地的守军就是潼关以北百姓最后的保障。
看着北线呈上的奏折,元恪沉默不语。
见陛下如此,朝堂下的一众大臣也无人开口。
良久之后,元恪忽而想起许久没在奏折上看过的一人,灵光乍现,他随即看向太尉元爽问道:「元爱卿,许久没在奏折上看到高欢的消息,高将军如今今身在何处?」
要不是陛下提起,元爽可能也快忘记深入草原的高欢了。
元爽闻言随即道:「回禀陛下,高将军带着四千人神深入草原已许久未有消息传回。不过之前两关派人往北打探一次,似乎草原上有不少小部落被高将军率人洗劫一空。依老臣猜测,既然好消息坏消息都没有,高将军他们可能暂时安全。」
元恪闻言多少有些欣喜,虽
然高欢的小打小闹对柔然造不成致命伤害,但多少也能让柔然大军提防后方安全问题。
元恪道:「已经很好了,高将军若是能再有所建树,柔然只怕会更忌惮。」
闻听陛下说起此事,元爽瞥了眼身旁的卢文渺和李戽,而后元爽道:「陛下,我与卢大人曾经拉着李将军一起研究过高将军的行军路线,有过一番大胆的猜测。」
「哦?爱卿快快说来。」元恪道。
「陛下,还是让李将军来说吧。」
闻言,李戽踏出一步道:「启禀陛下,高欢此人在宇文将军麾下时臣就与他接触过。高欢有将才,敢打敢拼。所以综合这些,臣斗胆猜测,高欢不仅是想搅乱柔然后方,他可能还想趁柔然后方兵荒,稳扎稳打直奔龙城而去。」
听到龙城二字,就连元恪也心意微动。
元爽紧随其后道:「陛下,若是高将军能做成此壮举,酒泉城的柔然大军可不攻自破。」
李戽说完的时候元恪心中也觉得有那么一丝可能,但等到元爽再开口后,他的意识又回到了现实。
元恪道:「何其难也。高将军不过四千人,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元爽和李戽其实也明白,但这是代价最小的法子。
「此事容后再看吧,独孤将军那边局势如何了?」元恪又道。
元爽回道:「回陛下,独孤将军已经命薛存孝进攻鱼楼,若是顺利,不要七日大军便可兵临陈台。」
「监天司和地网那边进展为还顺利,听说清河崔氏和齐州高氏已经在布局东海城了,看来是为自己找后路了。」元恪笑道。
元爽道:「因为单凭他们还掀不起什么风浪。」
元恪闻言笑了笑,倒是还有另外一件有趣事他没说,那个许久不见的年轻人竟也到了东海城。
若是说愧疚,至少元恪自己没有,但他替死去的父皇对东海沈家抱有歉意。
早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但一切事由却并未就此结束。
第二天一早,沈况和带着林晚照几人离开了东海城,崔氏的探子是看着一行人离开的。
崔府内,说着只是出个力的杨天知并未离开,那只又猫也开始以真面目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