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九章 红尘阁,持剑,浮世新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金陵城,天子脚下。
富贵门庭,皇亲贵胄,高门大户茫茫多。
所以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有身份的人,最常见的也便是各家纨绔子弟。
纨绔子弟一多,很容易就会滋生出大小不一的团体,而庾信四人也便是其一。
可能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这般就是在集结小山头,但落在旁人眼里他们以及各自背后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是会同气连枝,若是没有长辈授意也不会走到一起。
庾家,谢家、萧家还有颜家。
若论真正地位显赫,萧家当为最高,不仅因为他们是皇族偏支,更是他们萧家本身在朝中就有着不俗的影响力,所以无论地位家事都可在四人中占主导。
其次便是来自陈郡谢氏的谢思,谢氏本身就是南梁底蕴极深的家族,一个延续几百年的家族,即便是如今的皇帝萧衍对谢家都会礼让三分。
再之后是庾家和颜家,他们两家算是朝堂新贵。
庾家和颜家的影响不仅是在朝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士林学子身上。
庾家当今家主庾肩吾既是当朝中书令又兼领官学四馆的大祭酒,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不论是四馆出身进入朝堂的高门子弟还是参加科考得以入朝为官的普通百姓,或多或少都绕不开庾肩吾。
而如今的颜家老家主颜兴礼和退隐回乡的周兴嗣一样,他们都对大梁有莫大得教化之功,所以影响力也甚大。
庾谢萧颜四家在文坛和士林学子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外人都喜欢把庾信四人和这般学问、礼节甚至是当世儒学之典范联系在一起,毕竟四人身后家族就是这样。
虽然相比之下,庾信和颜青山的地位在四人中稍稍靠后,但四人相处从不以身份地位论之,四人中庾信年龄最大且见多识广所以其余三人都很乐意将庾信奉作「大哥」。
几人离开酒馆后,为了不太过引人注意,四人各自命家丁护卫四散开,他们自己悠悠闲逛。
金陵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这般俊俏的公子哥,所以若不是见过庾信几人的都认不出他们的身份。
沈况和庾信一路边走边聊,因为家族以学问享誉,所以父亲对于庾信要求严苛。
不过即便如此,庾信也与谢思他们偷偷去过几次,这不此时赶路就颇为轻车熟路。
庾信性子直爽也健谈,一路上不仅与沈况说了今夜城里和那上元诗会的热闹,还向沈况请教了些武学上的问题。
让沈况没想到的是,看上去温润儒雅的庾信平日里竟也会跟着家中护院习武。
沈况运转真气在庾信身上瞧了瞧,还只是刚刚踏入修行门槛。
庾信自知自己没什么习武天赋,所以并不强求自己要在此道走得多远,能强身健体即可。
一些江湖道理庾信还是明白的,所以在询问武学要理时没有直接问及沈况境界高低。
三两句话沈况也便了解到庾信在此道却是没什么天赋,但他性子爽朗很像一个江湖人。
沈况虽然一直与庾信走在前面,但偶尔也会注意身后动静。
虽然黄九郎不管是说话还是行为举止都应对的十分得体,但沈况一眼就看出来黄九郎是在投其所好,所以谢思几人不仅与黄九郎聊了一路还聊得极为开心。
沈况对于黄九郎观感不好也不差,如此看来先前他无论是与自己搭话还是替自己应下庾信得邀请其实都是有目的想要接近庾信。
虽然黄九郎看上去只是想攀附庾信几人寻求一份富贵,但沈况还是稍稍提醒了庾信一句。
对于此,庾信偏过头看了一眼言语不停的黄九郎而后又回过头与沈况笑言道:「姜兄久居江湖大概不谙世俗官场之事。我们四人虽并无功名在身,但也都见过名利场之险恶。什么人有什么目的,我等还是能够辨别的,如黄九郎这般的人我们见过太多太多。」
听闻此言沈况点了点头,他不想给自己惹事,也不愿给别人造成麻烦。
一行六人离开凤鸣街后一路西去,小半个时辰后,如织的画舫便出现在了几人眼前。
秦淮岸,粉红帐暖,多情旖旎。
岸边风几许,画舫听留意,梦到心房远山,罗扇轻摇地。
温润,轻笑,香暖,红帐,虽是烟柳之地,但当朝及前朝许多诗人都曾在此地留下诸多吟唱,使得秦淮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秦楼楚馆更是风花雪月。
一路走到河边后,沈况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连空气中都带上了淡淡的香味。
在那视线可及处,摇曳生姿的女儿家,含笑大方的公子哥,或轻解罗裳,或饮酒高喝。
此外,此处亦有安静之小楼,琵琶声停,琴瑟初歇,姑娘家款款而立,身形娇弱,轻轻舞动。
一池春水胭脂色,满目尽是暗香来。
到了秦淮河周维后,庾信几人脸上也渐渐露出了浓厚的笑意,庾信边走边与沈况介绍秦淮两岸风情以及此间美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