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忽悠
向晚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忽悠,重回八零:搞对象从赚钱开始,向晚葵,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今年三十八岁,十几年的企业生涯让他明白,这世上能说会道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才却很少。
就像自己工作过的塑胶厂,并不是工厂的产品越做越差,而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他们这些人的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方糖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如果在他们的工厂,说不定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只是傻大胆罢了。”女儿被人夸,方爸爸心里乐开了花,嘴里却言不由衷地嚷道。
可惜长得一般,如果漂亮一点,说不定真能嫁给城里老公呢!
方糖回来时,看到爸妈和徐凤年坐在堂屋聊天,就上前打了声招呼。
早上她背着篮子,去割马兰头和荠菜了。
每年清明前后,田边就会长出这两种野菜,现在正是一年中最嫩的时候,她得好好吃个够。
“你凤年叔有事跟你谈,你好好陪他聊天。”方妈妈接过篮子,让女儿洗手后去陪客人。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听你说说如何搞副业?”徐凤年露出自认为最得体的笑容,对着方糖点头示意。
他的眼力比村里人强多了,别看方糖一付中性打扮,却给人一种城里女孩子才有的自信和爽朗,让他更加相信她的能力不一般。
一个人肚里有没有货,真的很容易看出来。
可惜年轻了些,否则去乡镇当个妇女主任,也能完全胜任。
“凤年叔也想搞副业?”方糖拖过椅子,在他对面坐下来。“你以前不是在厂里当副厂长吗?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经验,办一家私人企业呢?”
南樟镇在舜江县的南边,这里属于偏远地区,经济一直排在全县末尾。
像其它乡镇,已经有大量的家庭作坊开始冒头,比如柏厦镇的制伞业,自从第一家出现后,大量的家庭开始跟进,现在全镇至少出现了七八十家私人作坊。
比如以酿酒出名的西关镇,同样出现了大量的私人黄酒小工厂。
徐凤年以前在工厂上班,擅长的是管理,为什么不继续干自己熟悉的事,却要转行搞养殖业?
“办工厂?谈何容易?”见她提这个,徐凤年惊讶之余,又有些难受。“需要大量的本钱不说,塑胶厂一天不如一天,谁敢保证自己办的厂,就一定能活下去?”
如果让他选择,他自然也愿意开工厂。
只是想赚钱实在太难了,他现在没有一点信心。
“在我看来,办工厂跟搞副业一样,只要抓住两个关键因素就行了。”方糖重生到现在,第一次碰到可以谈经济问题的人,就有点管不住嘴巴。“一个技术,一个是销售,搞定了它们,就能保证赚到钱!”
养鸡养猪其实也一样,这两个方面同样不能疏忽。
先把它们养大养肥,然后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这样才不至于亏本。
早期的计划经济,弊端很明显。
每个县都建了同样的棉纺厂,制衣厂,啤酒厂和农机厂,每个镇都有酱油厂和食品厂,而且规模差不多,产品也大同小异。
这等于是同样的企业,互相瓜分市场。
以前一切听从上级安排,自然不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后,打破地域界线,推出市场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