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良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人穷气短,生在唐人街,陶良辰,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84年五月十四号。
今天傍晚天气闷热,学校操场上有学生正在打篮球,也有人学习棒球和美式足球,场面蛮热闹。
啦啦队女队员们正在练习,白色露脐上衣、加上红色褶皱短裙,吸引了不少男性的关注,他们聚集在不远处,指指点点笑着讨论谁最好看,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漂亮女生们,总是学校里最受男生欢迎的存在。
白色四层小楼里,三楼靠窗位置露出一张少年面庞,嘴唇上面还有软软的胡须,年纪并不大,他正望着楼下那些忙于排练的啦啦队成员,胸口校徽上写着名字“Leon?Su”,翻译成中文是“里昂?苏”。
其实他叫做苏木,上一年级的第一天,老师让华人学生都想个英文名字,大概那位老师是为了方便记住班里的学生,华人名字在他们看来很奇怪。
苏木也不记得自己当时为什么选择里昂,现在觉得琼斯、或者安德森之类的更好听,不过这个名字陪伴他九年,早就已经习惯了,除了家人以外,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大多称呼他为里昂。
以华人眼光来看,苏木称得上有点小帅,至少五官看起来挺舒服,不过这里是美国洛杉矶,所以平时走在路上,那些在学校里很受欢迎的啦啦队女队员们,看都不会多看他一眼,每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华人,都早就习惯了此类的事情。
成绩好的华人,只会被她们认为是书呆子、无趣、死板的存在,成绩不好的那些存在感更加低,学校里身体素质出色的男性更受欢迎,而黄种人在这方面本就吃亏。
有黑人或者白人泡到华人姑娘,但华人男性却很少能够和白人、黑人、亦或者是墨西哥姑娘们扯上关系,除了互相看不顺眼以外,生活习惯存在差异也是原因之一。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也有极少部分华人,可以泡到白人姑娘,一般谈不长久。
华人学生们在学校里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被“无形屏障”隔离开的原因,除了自身生活习惯不同以外,还有无处不在的……种族主义。
六十年代马丁?路德?金先生唤醒了黑人们追求权利的欲望,使得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提高了一大截,而被多部《排华法案》限制的华人,如今在美国的地位甚至低于黑人,几乎被边缘化。
社会上的形势,同样出现在了学校里。
一个黑人说,我是黑人我自豪,这没什么问题,而一位白人说,我是白人我自豪,这就成了种族歧视,种种问题说明了在这个国家,人口是会划分出清晰等级的,很悲哀的是,绝大多数华人都处于底层,并且很少为自己的利益而抗争,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被欺负得更加厉害了。
总而言之,这个年代的华人,在美国日子并不好过,以前同样也不好过,未来更是看不到希望……
苏木所在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毕竟让这位第三代唯一的男孩,上了位于唐人街附近一所还算马马虎虎的公立中学。
这所公立初级学校名叫卡斯特拉尔,美国有许多著名初级中学,当中绝对不包含“卡斯特拉尔”这个名字,教学水平普遍比较高的私立中学,学费门槛一样很高,即使是普通的私立中学,都不是苏木所在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
此刻和苏木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五十多位学生们,有黑人、有墨西哥人、也有许多黄种人面孔,黄种人当中不只是华人,同样也有日裔、韩裔,最主要还是华人,因为这附近靠近唐人街,住着很多华人家庭。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难想象这是一所位于美国洛杉矶的中学,原因是学校里的白人学生太少了,少到几乎只占十分之一,稍稍有些钱的白人家庭,都不允许孩子在这么差劲的学校读书,以至于很多白人家长们宁愿搬走,也不想自己孩子被分配到这里来耽误了前途。
有色人种学生过多的学校,在如今绝大多数白人们看来,完全就是“不入流垃圾学校”,这是当初一位白人学生,亲口在校车上说过的话,十二岁那年的苏木听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