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欣若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八章挟私愤怒报私仇 废公法失却公心,红鸾记,心欣若舞,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甲午战败的原因有很多,但翁同龢对北洋水师的有意刁难和战前的盲目极力主战,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甲午战争虽然是由日本主动挑起的,但却与满清政府在战前的积极介入脱不了干系。
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后,朝鲜政府向宗主国大清朝求救,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出兵。
虽然,出于道义和宗主关系,清廷应该出兵朝鲜,帮助其平定叛乱。
但是,当时的满清已经成为了一具空壳,自保的实力尚且不足。
偏偏,军机大臣翁同龢却不断鼓动年轻气盛的光绪帝,让他在朝鲜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手段,甚至不惜与日本直接开战。
结果,听不进李鸿章的一再劝阻,光绪皇帝下令准备不足的北洋水师仓促上阵,打输了甲午战争。
事后,只会耍嘴皮功夫的翁同龢,竟然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李鸿章的身上。
可是,纵观整个大清朝廷,又没有可以替代李鸿章之人,还得继续依仗善于外交的李鸿章远赴日本马关,进行战败后的和谈。
李鸿章的此次马关之行,事前就知道进退维谷。
果然,李鸿章在日本期间,不仅自己身负重伤,而且还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使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更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使得中国近代化之路充满坎坷和阻力。
从日本归国后的李鸿章,面对朝野和社会各阶层的纷纷指责,可谓是心力憔悴。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翁同龢的落井下石。
为了缓解各方的压力,也为了寻找替罪羊,清廷下令收回李鸿章的黄马褂和三眼花翎,免去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只留下了一个大学士的虚衔。
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得闲居在北京的贤良寺,过起了半隐退的生活。
不过,此刻的李鸿章虽然下野,但还是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翁同龢也不敢太过造次。
之前,李鸿章的权力来源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
(一)、北洋军权
(二)、洋务企业
(三)、国家外交
甲午战败虽然损失了北洋水师,相当于丢掉了李鸿章的军权。
但是,他的洋务企业和外交权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而且,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慈禧太后深知李鸿章是为自己和光绪皇帝背锅,而且对于他的能力也非常认可,因此还是一如既往的器重和信任。
甲午战争的惨败及其《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国内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引发了之后的戊戌变法。
李鸿章因故赋闲后,翁同龢为了进一步区分自己和李鸿章的优劣,开始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等人进行变法。
不仅如此,他还拟定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被维新派誉为是中国的“维新第一导师”。
很多人认为,因为翁同龢锐意改革,严重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才被慈禧太后罢职后归乡。
事实上,将翁同龢罢职的人并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当时尚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据史料记载,在戊戌变法前的一个月,光绪帝曾专程前往恭亲王府视疾,病榻之上的恭亲王向光绪帝推荐李鸿章和张之洞。
而对于翁同龢,恭亲王则当着光绪帝直言,据《清史稿》记载
若用此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甚至,恭亲王在过世前还就翁同龢颤颤巍巍地写下了“居心叵测,并及怙权”这八个大字,算是对翁同龢做出了最终的人格评价,留给了光绪帝御览。
据《国朝事略》记载
二十四年夏,今上严责中外诸臣实行新政,革翁同龢职,逐回原籍。
戊戌变法的失败在光绪二十四年秋才最终尘埃落定,而翁同龢被罢官是在当年的夏天,彼时光绪皇帝还没有被囚禁。
可见,对于甲午战败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光绪皇帝对于翁同龢还是颇有芥蒂的。
而且,一向被光绪皇帝敬重的恭亲王奕訢多次弹劾翁同龢,也对光绪帝影响甚多。
事实上,身为帝师和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已经养成了日益骄横的习惯,据《四朝佚闻》记载
光绪朝局系翁一言,同僚议事,偶有不合,翁辄拂然,常入报帝必伸己意。
可见,倚老卖老的翁同龢已经逐渐引起了光绪皇帝的不满。
因此,他在戊戌变法期间被罢职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人说,李鸿章是治世之能臣,翁同龢是乱世之弄臣。文史不假对此评价不敢完全苟同,因为李鸿章没有那么英明,而翁同龢也没有那么昏庸。
而反观翁同龢,他虽然廉洁自律,文学造诣和书法文章一流,是当之无愧的“状元”和“帝师”。
但是,在治国理政和匡扶大清上,他的胸怀和能力的确有待提升。
因为家仇私怨而与李鸿章长期为敌,最终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也使自己成为了被历史唾弃的人物。
【作者题外话】本章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光绪帝师翁同龢的生平,因为后面要有他的一些做法难以让人理解,所以交待一下背景和原因。
前面几章写到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内容也是由于背景的特别需要,后面的故事就在这些背景下慢慢铺开,并非是时间已经进行到了百日维新和光绪末期了,请各位明了,谢谢!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