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昨日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章四四九 共同,七海扬明,且看昨日风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提到新华王国,阿玛尔不禁笑了起来,因为奥斯曼帝国的高层对这个建立在自己曾经势力范围上的小国家都很清楚,但因为实在是太清楚了,让他忍不住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就想笑。
首先,这个名为王国的国家连个国王都没有,到目前为止,还有确定下来谁是国王,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没有国王的王国,帝国却为其打理一切事务,动用一切资源和人脉,为这个国家争取所有邻国的承认。
比如建立在高加索地区的哥萨克共和国是第一个承认新华王国的,乌克兰联邦是第二个,葡萄牙王国是第三个。
原本,在奥斯曼和帝国于阿拉伯半岛上的边界划定之后,奥斯曼帝国也想凑个热闹,承认新华王国。但很快发现,似乎仅仅是承认这个国家,与其建交就可以从帝国那边获取一些筹码。
率先干这件事的就是新华王国的另一个邻国,萨珊波斯帝国。
现在波斯已经承认了新华王国,但帝国却在至关重要的霍尔木兹海峡通航问题上向波斯妥协,这让奥斯曼帝国方面感觉有利可图。
而另外可笑的地方就是,新华王国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国民,居住在那片土地上的土著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只有帝国国籍的百姓才能进入,但问题在于,几乎没有人去那等不毛之地。
到目前为止,新华王国没有一个国民。
新华王国第三个被嘲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疆域。
这个王国的面积达到了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后世巴林、卡塔尔的全部,阿联酋和沙特的大部,阿曼和也门的一部分。其实在新华王国筹建早期,帝国皇室只是准备把卡塔尔及周围的土地、岛屿拿过来,有个十万平方公里就可以了,毕竟需要在法理上搞定这片土地归属,拿到的越多,在帝国内部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片疆域的买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阻碍,相反,被称之为帝国外交的典范。
原因在于,花钱的是现在的印度皇帝,而新华王国的国王虽然要在裕王一脉找一个,但名义却是印度太上皇的资产。印度的皇位传承一度在帝国引起轩然大波,李昭圭是被逼禅位,但却维持了大家的体面。
但明眼人都知道其中的厉害,担心这次皇位传承会影响两国的关系,而新华王国建立这件事,却被包装成了两国合作的典范。印度出钱,中国出地,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国家属于曾经的帝国英亲王,现在的印度太上皇,未来属于帝国裕王的某个儿子,听起来是那么的亲亲尊尊,和和美美。
在发现内外阻力不大之后,皇帝李君华索性就搞大了一些,毕竟这是父亲和弟弟认定对家族有益的事。
说起来,阿拉伯半岛上的土地,终究在这个时代称之为不毛之地,到处都是沙漠,深处还存在着残忍马贼的传说,在加上这里曾经的,及周边现在的宗教环境,在帝国统治者阶层眼里,实在是不堪入目。在进行疆域重新规划后,新华王国把帝国海外事务部在阿拉伯半岛上的直辖地完全包裹了起来。
在地理上,这片土地不再受周围势力的威胁,因此有了建立一个新的海外行省的基本条件。
奥斯曼帝国曾经试图用承认新华王国的来从帝国这里换取一点利益,只不过也感觉也换不来什么像样的利益,甚至说,什么也换不来。
因为新华王国入国联已经进入的动议,奥斯曼帝国在国联是需要帝国支持的,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反对,既然这个国家入国联了,那两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就简单了,所要做的就是把与帝国签署的边境划界条约,换成新华王国的版本罢了。
“这件事其实特别好办,只要新华王国有一位国王,哪怕是一个婴儿,我都可以搞定外交关系。”阿玛尔说道。
绍杰微微点头,说:“你这个态度就很好嘛,相信荣王殿下会喜欢的。那位国王必然是裕王殿下的某个孩子,一个没有国民,举国全是不毛之地的王国,无法在奥斯曼帝国获得尊重,但裕王的子嗣,却是其必然被尊重的原因。”
阿玛尔却是惆怅说道:“绍杰,即便没有今日的谈话,在合适的时候,我也需要访问西津。虽然我没有把新华王国的事放在心上,但经过你的提醒,我已经重视这件事。但希望你可以明白,在我与荣王殿下的会谈之中,新华王国的事只是一个开胃甜点,真正的难啃骨头在后面。”
绍杰同意这个说法,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接受帝国已经拥有大半个阿拉伯半岛的事实,承认新华王国,只不过是把原本划归给帝国的疆土重新划给新华王国,奥斯曼帝国不会失去什么。
“你说的是高加索冲突,对吗?”绍杰说道。
阿玛尔点头:“这是越不过去的坎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加索问题,一直是贵国与我国之间解不开的疙瘩,似乎越来越紧了。”
高加索问题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正式确立外交关系和战略合作时就存在的,甚至说,那是帝国一手制造出来的。
在裕王西征,打下北高加索之前,高加索地区的争夺是奥斯曼帝国与波斯之间,双方各自拉拢支持山中部落,互相争夺,战争从未停止过。
但是随着裕王西征,帝国势力正式进入高加索,一切都改变了。首先就是四国战争期间,克里米亚汗国覆灭了。那是裕王对奥斯曼大维齐尔的一次坑害,但李君威很有远见的保护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
奥斯曼帝国的那次远征仅仅是失败了,其主力军队并未有任何毁损,事实上,不仅没有损失多少军队,甚至还有所增强,因为在裕王的有意安排下,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骑兵也得以逃脱,投奔奥斯曼帝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