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01 说什么书中之道在书外,替身农妇养娃记,耕泽,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定要给钱才行啊。”孔夫子轻轻抚摸高高一摞的字典,面带愧色。
“您再说钱的话我都脸红了。”董梅道,“这里面好些是您和学子们的功劳呢。要说钱也是我给你们才对,我都厚脸皮的没掏腰包呢。”
“你这丫头。”
这话一出,孔夫子也哑然一瞬,与董梅相交数次,他越发喜欢这位小娘子了。在他眼里,董梅差不多跟他闺女一般。不过老夫子可没闺女,仅有一子,在外地为官。
“先生,我原本还想编撰一本更为全面的字典,现在看来怕是没这本事了。”董梅故作叹息道。
“怎么就没本事了?”孔夫子道,“你这丫头让我这教书几十年的老头子汗颜啊。”
这本字典已经开创了先河。
其实,有个问题他一直很纠结。
到底是什么样的灵感让这年纪轻轻,文墨不深的丫头想到编撰字典的呢。
董梅肚里有几点墨,他一早就知道。
初见之时,只觉得她满脑子生意算计。他也不甚在意,真正让他开始关注董梅的是得知她要办学堂。
据他了解,董梅不光想着自己发家致富,还带领全村子人创收益。除了她让出了毛衣手艺,使得很多人家有银钱在灾前屯粮屯柴外。
更令他惊讶的是,曾大人发动大户人家捐钱防灾的主意,竟然是她出的。
而且,她在京都举办什么拍卖会,所得全部银两均捐给了梧田镇,用于防灾救灾。
这样的胸怀,怕是要令很多人汗颜。
她不拘一格,聪明睿智。
她想出编撰字典这样的事,也不足为怪了。
志远曾经跟他探讨过,说什么书中之道在书外,当时他既没赞同也没反对。
这句话一直搁在他心里。
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明白,董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胸无点墨,但是所悟天下道理却不少。
“丫头,您看这样行么?”孔夫子稍稍往董梅身旁靠了靠,“这大词典我起头弄,你只需一旁指画指画。”
“行啊。”董梅挑了挑眉,“这大词典必须得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先生来编撰才行。”
这也正是今日董梅来找他的目的。
老夫子谦虚,哪里还需要她来指点啊。
他求着董梅教了他几个拼音,发现这是规范读字的绝妙法子。这儿的发音吐字没一处相同的,只能是大致相同,对于初学者来说认字读字非常费劲。
若普及了这拼音,全楚上下读音一致,那将省去了多少交流障碍。
“先生,若是您还想认这拼音,就问志远吧。”董梅调皮地眨了眨眼,因为老夫子太过好学,看样子要把她留下来当拼音先生了。
孔夫子干咳两声,把字典合拢,若有所思地看着董梅。
董梅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溜之大吉了,她还得送两套去给曾泰呢。
赶巧的是,在街上遇见了苗盛,索性将字典交给他带去。
“李娘子,要不您随我一道同去,我们大人好像有事找您呢。”苗盛道。
“行吧。”她本想着偷个懒的。
biu
biu。biu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