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涮牛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收拢关中,封侯拜相,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麻辣涮牛肚,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清点战利品,永远是战后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之一。

甚至于,可以把“之一”两个字去掉。

这一战,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剿灭董卓手下的七万多大军,而是杀死了董卓本人。

董卓一死,整个关中,便再无可以反抗秦霄的势力。

当然,在收拢整个关中之前,秦霄还需要先将这一战的收获清点出来,分门别类整理清楚,分清楚哪些是需要储存起来,哪些则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增强手下的实力。

清点工作花费的时间不算短,秦霄专门召唤了一千名擅长计算、统计的文吏,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将这一战的收获整理完毕。

当然,这也和正在统计到一半的时候,岳飞又带着一万多战俘和大量战利品返回有关。

总之,花费了几天时间,终于将这一战的收获清点完毕。

单单只是俘虏,就有五万五千余人,其中两万出头是西凉铁骑的骑兵,其余则是原本属于ly不同部队的步卒,其中包括八千余名重装步兵、一万出头的步弓手,其余则是轻装步兵类的近战兵种。

这五万多兵马,全部都是五阶到六阶之间,战斗力倒是颇为可观。

虽然不受【岳家军】的特性加持,但却胜在来之即用,只需要丢进神秘基地里提升一下忠诚度而已。

在收编了这批俘虏之后,秦霄手下的兵力,破天荒地达到了二十七万之多,其中还包含两万出头的重装骑兵。

在当今的众多诸侯当中,单单只以兵力来计算的话,秦霄的实力已经算是非常的可观。

不过,要争霸天下,这股兵力,依然显得有些不足。

毕竟,打仗是会有损耗的。

哪怕秦霄有神秘基地在,可以毫无忌惮地收编俘虏,但也没法保证,自己每一次战斗,收编的俘虏数量都会高于战损伤亡。

除了战俘之外,最大的一笔战利品来源于战马。

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配置非常的奢侈。

一般的骑兵,多是一人一马。

奢侈一点的,或许能配置一人双马。

而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却是每一个人配了四匹战马进行轮换,就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战马的体力,以求在战斗的时候能够发挥最强的冲击力。

二十万战马,在战斗中虽然有所损耗,但秦霄依然“缴获”了超过十六万匹完好无损的战马。

还有近三万匹马受到了比较严重的伤势,不适合再作为战马使用,但却可以用作牲畜,以节省人力。

十六万上等的西凉战马,即便是按照一人双马的配置,也足以供应八万骑兵。

也就是说,秦霄可以再练出六万骑兵,来补充这个缺口。

全部练重装骑兵肯定不行,重装骑兵不光对战马要求高,对士兵,对装备的要求也同样很高,会极大地提高成本。

秦霄和岳飞商议之后,决定将重装骑兵的规模保持在三万人左右,多出来的五万“名额”,则是训练高机动性的轻装骑兵。

可骑射、可近战,来去如风的轻装骑兵,虽然没有重装骑兵那么可怕的冲击力,但却胜在机动性强大,能够掌握战术层面上的主动权。

此外,董卓的物资储备当中,还有许多备用的兵器、铠甲,品质不算特别上乘,但也能满足大多数四阶到六阶部队的需求。

或许是觉得这一仗不会拖得太久的缘故,董卓携带的备用装备并不多,只能装备两万余人,不过品质倒是算得上不错,作为核心的武器都达到了蓝色品质,铠甲则是在白色到绿色品质之间,而且种类相当齐全。

至于粮草、钱财等等,董卓安置在郿坞的“小金库”一大半都已经被秦霄提前给抄掉了,剩下的大多数都囤积在函谷关,并没有携带多少。

有了之前的“巨富”入账,这次的这点缴获,秦霄就不怎么看得上眼了,只是看了一眼最后的统计数字,就让岳飞将缴获的钱粮拿出来犒赏大军。

除了这些之外,另一笔大额的“收入”,就是军功奖励了。

按照游戏系统的规则,无论是击杀还是俘虏,都算完整的军功。

不过“劝降”,或者敌人主动投降,则不算军功。

算上之前攻打长安的战斗,前前后后加起来,秦霄击败、收编了十七万大军,但其中被算作军功的,只有十二万。

林林总总加起来,总计有六十万出头的军功,平均每个“人头”价值点军功。

当然,一些武将、统帅,价值要远远超过普通士兵,比如说董卓一个人就贡献了三千多军功。

如果去掉这些将领,单单只计算普通士兵,平均下来,每个人头的军功价值大约在点多一点。

不过,这个副本的军功价值倒是不算太高,按照银两来折算的话,点军功大约是两银子,还要低于河西之战和火影副本的军功价值。

秦霄也不知道这不同副本的军功价值是如何换算的。

虽然这个副本的军功价值低了一些,但考虑到三国世界的战斗规模和频率,其实若是一路打下去,最终的收益也不会太低。

甚至可以说,收益可能相当的惊人。

只要总收益足够高,一点军功的价值低一点,倒也不算什么事。

反正看的是总收益,又不是单价。

六十万出头的军功,折算成银两,也有三百余万,算得上一笔不错的收益了。

死亡级副本,在副本结算之前进行军功兑换,价格是倍。

秦霄考虑了一番,决定暂时不使用军功。

在副本世界内,秦霄花费的大头,主要是各种铜铁材料,用以打造装备,补充全军。

不过,在缴获了董卓的“小金库”之后,秦霄手头有了大量的资金,可以从世族、商贩手中采购物资,倒是暂时不缺。

哪怕后面没有任何进项,至少在军队规模扩张到五十万之前,是不需要动用军功兑换来补充各项物资的。

即便以后有了缺口,再随时兑换就是了。

反正军功放在那里也不会丢失,没有必要立即兑换出来。

秦霄还打算多攒一攒,看能不能兑换一些能较大幅度提升整体实力的东西。

这些只是“直接”的收获。

间接的收获也有不少。

首先,没有了董卓的威胁,秦霄便可以放开手脚,将整个关中之地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其次,以吕布、华雄为首,在函谷关的数十万大军,失去了关中的支持,相当于被关外的各路诸侯联军,以及关内的秦霄所包围。

虽然靠着函谷关天险,他们的安全暂时无忧,但物资、粮草,总有消耗完的一天。

这种忧虑,必然会导致大军的士气逐渐衰落,而且是几乎不可逆转的。

如果再闹出什么争权夺利的纠纷来,这支部队几乎可以说不战自溃。

无论秦霄是想要击败他们,还是将之收服,都要容易许多。

一旦夺回函谷关,秦霄就可以从容地将精力放在身后的凉州。

这两件事,都是董卓死后,秦霄才能放手去做的,也是比较紧迫的事情。

反复考虑之后,秦霄决定,先收拢关中之地,将整个关中纳入掌控,成为实际上的“诸侯”。

这件事,要分为两步。

其一,收拢关中士族,不说让他们全心全意效忠,至少也要得到名义上的支持,和一定的“人才扶持”。

其二,和汉献帝刘协“商议”,获取一个较高的权位。

不过,秦霄在想一个问题。

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得到的“册封”,是否能够得到系统的认可,获得对应的“官职特性”?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光凭汉献帝刘协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一点,秦霄自然要尽可能谋求更高的职位。

什么大将军,什么丞相之类的封号,尽管往自己头上套。

不光要给自己加封,还得给手下也加封足够高的官职。

当然,如果不能得到系统的认可,那就无所谓了,甚至还要尽可能低调,弄个一郡太守,勉强算得上是个诸侯,能应付过去就行,以免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官职册封比较好说。

汉献帝刘协都在秦霄的控制之中,除了废掉汉室皇帝自己称帝之外,秦霄想要什么官职,几乎都可以要到手。

无非是索取一些小官,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反弹,想要当丞相、大将军等等,可能必须要采用一些激烈的手段,成为“下一个董卓”罢了。

真正要花费一些心思的,反而是收拢关中士族这件事。

关中之地,指“四关”之内。

即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

按照后世的划分,大致就是sx中部。

这片地方并不算大,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一共只有三郡之地。

再加上东汉末年连年灾祸,全国的人口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

整个关中之地,除去长安,以及被董卓强行从ly迁来的百姓之外,总人口不过六七十万上下,平均到每一个县,也就四五万人。

如果只有这些人口,作为根基之地争霸天下,显然是差得太远。

但,加上长安,以及被董卓强行迁入关中的百姓,就有将近两百万人口,勉勉强强也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

最重要的是,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气候也适宜种植,属于非常优质的粮食产区。

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优势,虽然地盘小了点,但作为起步发展,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盘踞在这里的豪门世族,比起中原世族来说,在这个年代的影响力要弱了不少。

不过,秦、西汉时期,毕竟还是定都在关中,底蕴犹在,也有不少传承至今的高门大族。

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关中门阀,虽然没有出过什么三国时期的顶级文臣武将,但却也在中坚阶层占据了大量的位置。

在朝堂、各个诸侯手下,都有不少的族人。

比如在董卓当政期间,与董卓针锋相对,死保皇帝的杨彪,就出自这一族。

还有后来那个在曹植、曹丕夺嫡争斗中站错队被杀的杨修,也是弘农杨氏的族人。

甚至于未来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同样出自这一家族。

除了弘农杨氏之外,京兆韦氏、京兆杜氏、河东薛氏,也都是关中门阀中比较强大和出色的。

这些世族,或许没有太过顶尖的人才,但却有着大量的“低阶英雄”,可以弥补秦霄手下大量文武官员的缺口。

在得到了贾诩、李儒等人的效忠之后,秦霄手下最缺的,也不是顶尖人才,而是大量的中下层官员。

而这一点,恰恰是关中士族所能提供给秦霄的。

从长远来看,世族垄断,对国家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的害处。

汉、晋、隋、唐,一个个朝代的灭亡,都和门阀割据有极大的关系。

但,秦霄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何况,如果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成就的话,这个副本世界以后会如何,也就和秦霄没有关系了。

这种情况下,秦霄肯定不会去考虑太过遥远的未来。

如果拉拢豪门、世族,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话,秦霄就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去做。

很显然,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关中士族,在现在确实能给秦霄带来巨大的利益。

关于拉拢关中世族这件事上,秦霄的手下意见也并不统一。

岳飞表示反对,贾诩和李儒则是大力支持。

至于商鞅,谨慎地提出了世族垄断的危害性,但却也认为在现阶段拉拢世族是有必要性的。

其实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几人受到“时代”影响有多深。

岳飞来自宋朝,深知世族垄断之害,因此对任何门阀、世族都没有任何好感。

而贾诩、李儒两人,本身就是世族出身(虽然不是大世族),自然而然地会为世族阶层谋取利益。

这和他们对秦霄的忠诚并不冲突。

唯一一个站在中立立场的商鞅,则是为数不多的,在“世族时代”,以“寒门出身”的顶尖天才。

秦霄自己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之所以询问,也不过是做一个姿态。

象征性地询问了手下的意见,清楚他们的立场之后,秦霄便派贾诩作为代表,前去和关中士族做接触,尝试说服他们接受秦霄的统治。

有句古话,叫做“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个说法。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世家的传承,往往要比绝大多数王朝更为悠久。

这其中,对土地、知识的垄断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世家都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在乱世之时,往往会选择多面下注。

比如派出族人子弟同时加入不同诸侯麾下,无论诸侯之间谁胜谁负,这些世家总是不会亏本的。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琅琊诸葛氏。

诸葛亮在蜀国刘备手下,诸葛瑾在吴国孙权手下,还有一名叫做诸葛诞的族人,在魏国曹操手下做到了征东大将军的高位。

理论上来说,无论三国之间谁笑到最后,诸葛家都会成为赢家。

不过可惜的是,尽管诸葛诞选择了“胜利者”一边,但在司马氏篡位的事情上站错了队,带兵讨伐司马昭,结果兵败被杀,导致诸葛家在曹魏的投注打了水漂。

虽然诸葛家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豪门世族的行事作风。

只要是看上去有诸侯之相,就会派出族人相助。

至少也会有所表示,卖个好。

一旦对方将来得势,便能借助这一层关系迅速成为“自己人”。

其实,秦霄本来是想派李儒去的。

对于贾诩,秦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放心。

但李儒和许多世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僵硬,在董卓麾下的时候,他曾一度主张杀死杨彪,要不是王允暗中出手保下他,杨彪早就被董卓给砍了。

而杨彪,正是这一代弘农杨氏的代表性人物。

就这关系,秦霄怎么可能敢让李儒去当说客?

想来想去,还是贾诩更合适。

贾诩带着秦霄命人准备好的礼物,去逐家拜访关中士族的事暂且不提。

秦霄这边,也在为官位的事情做试探。

其实到了现在,以王允为首的保皇派,已经能够看出秦霄的野心。

只是,和董卓相比起来,秦霄在面子上会对汉室皇帝做出表面的尊重。

借口也是现成的。

皇帝年幼,不能亲自理政,就由秦霄代劳。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借口是假的,但毕竟没有直接撕破脸,谁也不敢说秦霄到底是想要做霍光,还是下一个董卓。

这样一来,保皇派的反弹,也就不至于那么激烈,非要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对于绝大多数忠于汉室的人来说,朝中再出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霍光,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霍光虽然大权在握,甚至行过废立之举,但并没有取汉室而代之。

他在政期间,也算实现了汉朝的中兴,让大汉的气数至少延长了百年。

对于忠于汉室的人来说,只要在皇位上坐着的人姓刘,那么究竟是谁掌权,其实并没有那么值得在意。

反正汉朝历史上出过的权臣也不是一个两个,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事。

只要不要像董卓那样丝毫不把皇权放在眼中,秽乱后宫,随意毒杀太后、皇帝,对皇室做出表面上的尊重,许多人就能够勉强接受。

也正是借助这一点,长安朝堂中的局势,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为了避免麻烦,秦霄通常很少参与朝政,都是让商鞅代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都市医道高手

一念

诸天第一因

惶煌

这个医生很稳健

公子骑猪

穿成贫穷黑月光以后

江山微雨

快穿之我与反派话余生

小聚句

回首风云动

宛飞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