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域神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九三七章 二十四孝图,鉴宝秘术,北域神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舞”是一件表现舞蹈的画像砖,右侧的舞者挥动长袖于头上,微微飘扬的长袖一高一低向后飞舞,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左侧的舞者腰细如线,身姿舒展而奔放,表现出热烈曼妙的舞姿。

而“武士车马出行射猎”画像砖则系统地表现出西汉的尚武之风。

汉朝初建时,仍有外敌在侧。

在这一整块武士空心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汉人穿短衣、冠羽饰,动作夸张,孔武有力。

不论是双脚踏弓、剑戟前刺,还是弓背前倾、骑马奔驰,均构图饱满,极富张力。

飞鸟、骏马和富有生命力的武士,使画面充满了流动感。

隔着千年的时光,我们似乎还能听见衣袖鼓风而动的猎猎作响。

当时光流转至宋金时期,汉代这种雄奇强悍的气势已经无处寻觅,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人文气息。

汉画像砖气势宏大的群舞、群战场面已经鲜有表现,呈现更多的是市民安逸的休闲生活。

宋代文化氛围颇浓,在宋代画像砖里有一组图表现了女子抚琴、对弈、作画的场景,体现了宋代女子不仅仅是在“妇容”、“妇德”上加以规训,更要求女子同男子一般精通琴棋书画。

“抚琴”画像砖凸雕了一位妇人居中端坐,腿上平放一把古琴,双手似作抚琴状。

妇人左右侍童,表情专注,脸颊微抬,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似乎听琴入迷。

宋代“持荷”画像砖里反映的是七夕之时,年轻男子持荷作伞为女子遮阳避雨。

据文献记载,北宋都城汴梁有七夕前后折荷花、荷叶的习俗:“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又少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这种蕴藏着生活情趣的场景在宋金画像砖里比比皆是,而文人式的婉约细腻的现实主义韵致也在画像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代将孝视作为人之本。

在这些宋代的画像砖之中,二十四孝图应该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二十四孝版本。

二十四孝故事是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倡导敬老尊亲之德。

王祥卧冰为母求鱼,元觉警父勿弃祖父,蔡顺分椹奉养老母等,憨厚朴实的阳刻画风兼孝行表述文字将流传下的故事一一镌刻其上。

先人们以画像砖为载体,教化后人。

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文化不仅留存于精神层面,也已经潜移默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画像砖二十四孝图描绘的不仅是“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记录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责。

宋代要求女子都应当通晓经学,知书达理。

因此“能开发辅导成就夫子”是女子的职责,母亲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教子读书”画像砖,门右侧一个小孩低头读书,门左侧一妇人左手搂幼子,右手上指,似乎在给孩子讲解。

画面右下角的小猫,似也在聆听。

贤母幼子齐心向学的家庭景象跃然砖上。

以石为地、以刀代笔,古代艺匠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古代社会的典型性文物遗存,此次展出的画像砖艺术风格博大雄浑,艺术表现夸张生动,富有律动的美感,注重神韵的追求,我们甚至可以从中探寻到现代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影子。

古代画像砖内涵丰富,其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风习俗、艺术纹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堪称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流连于这些被时间千淘万漉后鲜活依旧的展品,我们不仅感动于蕴藏在文物里的永恒魅力,也感念于这深藏地下的奥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奥特曼之我真不是梦比优斯

无泽之羽

男人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醒冬

三嫁咸鱼

比卡比

无敌败家子系统

九门大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