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田野调查
十一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田野调查,每天都想和科研大佬组成扶贫cp,十一丘,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手指隐隐作痛,更痛的是其他地方,路扬忍不住苦笑了一声,心想,他真是没运气透了。最可恨的是明明没运气,他还是想再试一次…
……
想包装葡柑,就要找出葡柑的亮点,苏澄和路扬的第一步,是田野调查。
蒲县以前也做过类似调查,但时间太久,再加上当时的调查情况两人也不清楚,不确定是不是针对广泛人群的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两人直接在蒲县随处扫街,甚至跑到西山等种植地,调查不同群体对葡柑的优势看法,小段则负责翻找十几年前葡柑流行时的广告和用户反馈。
时隔十几年,新一代的蒲县年轻人对葡柑早就没什么印象,有的人甚至从来没吃过,只有年纪大的人才有话说,大部分人的评价都差不多,对他们来说,葡柑的优势很明显,无非就是香、好吃、汁多、皮薄好剥;也有些能说出一些不大主流的感受的,比如有些人认为葡柑“不腻”,其他的柑橘吃多了就觉得寡淡了,但葡柑却越吃越爽口,让人停不下来。
问的人多了,路扬也有些疑惑,大部分经历过葡柑辉煌的中年以上的蒲县人对葡柑都是及其推崇的心理,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十几年前的葡柑经济和葡柑的欢迎度确实是创纪录式的成功,但如果这么牛,为什么只有蒲县种?
“葡柑是只有蒲县才能种吗?如果十几年前的葡柑这么辉煌,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跟种?”,路扬对葡柑的了解有限,虽然恶补了一些资料,但还是需要苏澄这个本地人一边补充。
“因为蒲县的条件刚刚好,论土壤,葡柑最适应微酸性土壤,最好的ph值是63左右,蒲县90的种植田土壤都在这个值,论天气,葡柑对雨水需求很苛刻,四月、七月、11月都需要多雨,蒲县天气常年都是这几个月份多雨,论湿度,蒲县的湿度也很适合葡柑生长,还有其他因素,但光这几个大条件,能符合要求的就没多少地方了,而葡柑又是很‘娇贵’的植株,一旦这几个生长条件不对,出品立马大打折扣,甚至成活率也会大受影响,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只有蒲县能种了吧~那些农户都说蒲县这是上天赏饭吃呢”,苏澄以前一直听家里说蒲县是天时地利的葡柑地,直到深入研究原因,才知道大人一点都没乱说,这可不就是天时地利吗?
“难怪蒲县十几年前能靠一个葡柑脱贫…这全是因为‘葡柑垄断’啊…”,路扬也接过不少农产品项目,但像蒲县和葡柑这样完美ath的关系,还是第一次见。
“对啊,所以你看我们采访的这些大人,他们对葡柑都是很有感情的…”,苏澄看着手里的调查本,也有些唏嘘,暗自祈祷推广顺利,让蒲县早日恢复葡柑经济。
路扬盯着苏澄低头嘟囔的模样,有些晃神,不自觉得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
苏澄被路扬的动作惊住,向后退了一步,路扬悬着手,脸色倒不尴尬,淡定收回后说了句“先回实验室吧。”
苏澄一路上都在回想刚刚的尴尬场景,心想自己是不是太过敏感,让路扬尴尬了,只是她和路扬合作多年,以前也没什么肢体接触啊…但想到他神色正常的样子,苏澄只当是自己多心。
----------
两个带着这几天调查到的信息,加上小段整理的历史资料,在实验室展开第一次创意讨论。
苏澄看了一遍调查本,不禁皱眉,“大家认可的香、好吃、汁多、皮薄好剥,甚至“吃不腻”,虽然都是葡柑的优点,但要作为说服点,远远不够,这些都是主观意见,哪一家的柑橘都能这样说。”
“放大一点想,从葡柑的地位,或者一些比较离奇的点去想呢?比如吃不腻,能不能类比成大家比较熟知的东西”,路扬看着葡柑的历史资料,提出突破点。
苏澄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一个点,“地位…老字号这种呢?加工品的品牌有老字号,那水果界也可以有啊,葡柑不就是吗?”
要说地位,葡柑不就是“柑橘界的老字号”吗,苏澄把水果里常见的柑橘和品牌里常见的老字号说法做融合,意外有了新鲜感。
“有点意思,有种冲突的新鲜感”苏澄的脑洞也刺激路扬的思考,idea不断闪现,“类似的还可以有‘柑橘天花板’这种,突然想到‘易剥皮’这个其实也挺有梗的,可以转化成挑战类的?”
“啊!我想到一个!”,苏澄猛地跳起,想到一个好玩的点,“‘易剥皮’这个我们可以搞个不间断剥皮挑战,大家要用别的水果参与挑战也行,但是又蒲县葡柑来发起这个挑战,只能玩得起来,葡柑的知名度也很容易打出去。而且这种玩的方式大家也比较愿意参与!”
路扬一边听一边构思实际推广的话题排布,看着不断更新想法的苏澄,忍不住夸了一句。
……
宋之庭路过的时候看到两人谈得正开心,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创意,突然就有点走不动了。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苏澄在自己的专业上挥洒光芒的样子,看着她妙语连珠,点子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自信满满地笑着的模样,不自觉地,也跟着笑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