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云中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桂林郡王,定河山,风雪云中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不是这位老兄收集民间铜钱铸造了大炮,以炮声将前唐骑兵,尤其是参战党项骑兵战马弄惊吓,一经交战便四散逃窜,甚至冲垮了后面的步军。让后面的步军,陷入了不战自乱的局势。
各藩镇步军,同样对这种声音巨大、洞彻数十里,能将或是大量铁砂,或是碗口大的铁球打出几百步远,被中者无不当场毙命的大家伙同样畏惧。各军非但畏惧不前,反倒自己被自己的骑兵,冲击的陷入了混乱之中,同州之战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而在大齐朝定鼎天下,最关键之战的陈州之战中,在自己带出来的几万在河中之战,打出赫赫威名,已经被其**成大齐军中,一等一精锐的嫡系人马。被太祖皇帝以拱卫京师为名,尽数被留在关中的情况之下。
受命指挥的只有收拢的以往河南境内,被前唐反击时击溃各部剩下来的残军败将。将不满百,兵不过数万军心以乱的残军。但就是依靠着这几万残军,其中骑兵更是只有三成的兵力,居然还能以少胜多、取得大胜。
就算有太子亲自为监军替他压阵,并居中策划供应粮饷,那一战也打的是险象环生。不过虽说是险象环生,但最终还是击溃了前唐在关东的最后主力。可见其在行军作战上,绝对是当时大齐军中一等一的人才。
可这种人才,怎么会为太祖所用?要知道,在陈州之战中,太祖皇帝扮演的角色,可并不是太光荣。尽管这本本纪上,已经尽可能的为太祖粉饰了,但黄琼依旧看出来一些端倪。这位太祖皇帝,在陈州之战时的一些做法,可谓是相当的不地道。
暗中掣肘不说,甚至在一些时候还背后拆台。陈州军中的粮饷供应时断时续,在河东之尚让所部粮食堆积如山的情况之下,陈州前线却时不时的闹粮荒。甚至大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每日只能喝粥度日。
在陈州战场鏖战正炙之际,率三万骑兵、十一万步军出潼关的孟楷所部。虽说近在咫尺,却始终不发一兵一卒支援。所作所为不像是来支援的,倒是更像来督战的。其扬言陈州军中,未奉圣旨者出现在潼关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格杀勿论,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而此时太子也在陈州军中督师,没有太祖皇帝的命令,这位太祖皇帝的军中第一心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做的。如果不是当时担任监军的太子力支持,并居中协调到处调集粮饷支援,那场关键之战也许就以齐军大败告终。
这样的一员能征惯战的将领,甚至可以说上马能够治军,下马足以理民的才型将领,在面对太祖皇帝这样的一个怀疑一切,甚至可以说相当不地道的老板,居然没有造反自立为王?这在乱象已经四起的前唐末期,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最关键的是在陈州之战前,将临时收拢的残兵败将,短时间之间重新**成一支虎狼之师,单凭太子的粮饷支援那是根本不够的。没有同州之战在军中积累的声望,没有一整套的治军才能,那里能够能够以少胜多?能守住潼关不丢就不错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那位桂林郡王要是带着收拢起来,已经重新整顿起来的军马,利用前唐在关东主力大部汇集在河南的机会,让开陈州至洛阳一线。率部不顾山东之敌,直插两淮进而席卷江南。
以其擅长指挥迂回作战和骑兵快速突击的特点,要说打下整个天下那也许是夸张点。但割据一方,甚至是划江而治还是没问题的。要知道,他手中之前收拢的残兵败将,太祖嫡系几乎没有。甚至河南之战连吃败仗,对太祖皇帝失望的都大有人在。
他要是真的铁了心让开陈州一线,估计不会有人会给他掣肘。即便是当时太子在军中督战又能如何?别说太子在军中不过一千护卫,就算再多又如何是五万大军的对手?他要是铁了心反水,当时还真没有人能拦住他。
如果他当时真的让开正面战场,他身后太祖派出督战的孟楷会首当其冲。而以这位空有一身蛮力,在战场上只会死打硬拼。而且私心极重,对不是自己嫡系部下动辄克扣粮草,甚至用排除异己的左军使,在关中战场连战连败的表现。
估计他那十余万大齐在关中最后精锐,葬送在他手中的可能性很大。而一旦作为太祖皇帝最后本钱的这个十余万大军被击溃,潼关肯定守不住。潼关守不住,恐怕那位太祖皇帝,又要重抄旧业沦为流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