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吃了浆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风波2,请君归,脑子吃了浆糊,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承明宫大殿,齐铭离开后,人将散尽各归其职,齐延正坐唤道“老师留步。”
出了殿没几步的没出殿的皆听到了这一声留步,冯介是齐延废了半天口舌才插进来的人,起因便是翰林院走水一事,匪夷所思啊!
浑水勿碰,浑水少摸鱼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条鱼是你的一顿饱餐还是你最后的一顿美餐。有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加快了离开的步伐。
冯介闻声上前,恭敬道“殿下。”他慈眉善目,精气忽然没了,眼中略有沧桑。
世事无常,人生百态;齐延面对他曾经的老师有些说不上的感觉,这样突然的变化好像是久别重逢的沧桑,又似有千言万语无处可说的无奈。昔日的一声请教便逃不过“一日之师,终身之父”的桎梏,齐延似拾起师生之情,可语气十分寡淡,他道“本王请教老师,一年前本王长途奔袭至锦安,今日深陷锦安泥沼,有些事已当仁不让,是兵贵神速速战取决,还是潜龙在渊蛰伏而动?”
什么事当仁不让?齐延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冯介道“殿下心如明镜,何须老臣再行指导?”
“镜上有尘便不觉得自己内心有肮脏的东西,镜不是明镜,心在镜前已面目全非。”齐延抬眸打量冯介,话里有话,看似在说自己看不清前路,又像在说冯介已面目全非;“请老师开解。”
“急行五十里只有一半的兵能赶到,急行百里恐失上将,而殿下一行千里,便是孤军深入;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其中四方不明,今日殿下所积累的势力仍不分敌我,如此便是后方不稳,殿下要看向前方又要防着身后,试问殿下如何成事?”冯介语重心长道;锦安泥沼四面埋伏,齐延孤军深入,是局势逼迫齐延“当仁不让”,如何选择嘛,应审时度势后再行抉择。冯介又言,“殿下觉得老臣最适合介入沈氏与苏氏之间,又觉得苏元氏有不忠于殿下的地方,如此瞻前顾后,不如不动。”
齐延道“什么都瞒不过老师。”
冯介叹道“苏元氏逼殿下强娶苏澄儿时,其中殿下身中一箭,殿下不妨将这一箭视作私人恩怨。”
齐延蹙眉道“此事本王并没有放在心上,本王只信老师一句忠心,如此本王才能安心、才能举定大局。”
“老臣曾受元氏恩惠,老臣的女儿是凉州州政使夫人,这才是使人忠心的绝对因素,忠君不实际,老臣的心已如死灰。”冯介的精气神又失了几分,沧桑变疮痍又渐渐精明,他开始表面立场,“老臣若能从殿下身上看见元氏光复门楣的希望,便是拥立;不若苏元氏依旧我行我素,元氏旧部亦是如此,殿下只会沦为元氏沉冤昭雪道路上的一颗棋子。”
好一颗棋子!有些人直言不讳遭人记恨,有些人忠言逆耳遭受猜忌,他这算是什么,威胁吗?不是,是如实相告。
师生的情谊还在,也即将成就他们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比起立马恼怒立威,有些事的确需要冯介来解答,因为冯介所在的阵营没有人会如冯介这样直白的告诉齐延真相;齐延问道“《请君归》的话本子便是你们传的了?”
冯介道“我们只是推波助澜而已。”
齐延瞪目,再问“好听的话是拥立新主,难听的便是谋反,你们生死无悔?”
冯介抱礼道“元氏少主尚在,殿下身上留着一半的元氏血脉,殿下为元氏沉冤昭雪,元氏旧部对殿下当生死无悔。”
“四方已明、敌我已分,本王身后安如磐石,可以谋定而后动了。”齐延松下一口气,待人离去后随之而来的是眼中的失望、叹惋与不清晰。
明镜已染尘,已照不清自己本来的面目,如心蒙尘,只是明镜易明,初心难在。
次日戌时,摄政王府。
槐树逢新芽,树下一石案,石案上一桩小炉煮着烫酒,灯火就那么案上一盏,只言幽静二字;槐树如鬼,有白衣从院外走来,清风徐来,明月不染尘。
许彦洲抱礼道“美酒等候,不知殿下深夜邀彦洲所谓何事?”
齐延伸手请礼,煮好的酒替人浇上一杯,打趣道“一月之期已到,你当真是不慌不忙啊!”
许彦洲入座后连忙接了酒盏,又帮人把舀酒的长勺安放一旁,恣意而言“春闱科举殿下应该忙得焦头烂额,若说何故想起彦洲,莫非玄武乱象在春闱之事上也有大用处?”
“那倒没有,如你所愿,你又多了一月之期。”齐延饮酒尽,似有酣畅淋漓之意。
“殿下慷慨。”许彦洲举杯而饮。
齐延道“一事不明,便想找你谈谈心。”
许彦洲帮人斟酒,笑谈“不知彦洲在殿下心里算什么,才值得殿下如此厚待,彦洲受宠若惊。”
齐延轻笑道“本王把你当什么,你便用什么话来搪塞本王,是这样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