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文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山货贩子(二),岁月流歌,淮上文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第一波买菜市民的涌入,市场顿时热闹了起来,两人也结束了寒暄,埋头做起了各自的交易。<r/>
<r/>
“红石湾的新茶!蜂蜜松菇唻!”“红石湾的新茶!蜂蜜松菇唻!”<r/>
<r/>
卫兰向着人流卖力的吆喝了起来,王世川感到很是没面子,懊丧的蹲在摊前,不时嘀咕着媳妇不要再鬼嚎了。<r/>
<r/>
其实他们的山货确是整个市场中独一家的买卖,摊位又在显眼的位置,无需多少吆喝就引起了买菜大妈大爷们的注意。<r/>
<r/>
“这茶叶是内山茶,就是火头有点重了,多少钱一斤?”<r/>
<r/>
一位退休老干部模样的大爷看来懂茶,抓几片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一边问价道。<r/>
<r/>
“叔,二十块一斤!你买点?”<r/>
<r/>
卫兰热情的招呼道,王世川已经打听过了,城里国营商店销售的内山云雾茶就是这个价,但肯定没有他们的地道。<r/>
<r/>
红石湾野生山茶,老茶师亲手烘焙,整个县城也找不到第二家来。<r/>
<r/>
“这个价贵了!路边摊哪能卖这个价!”大爷不屑的笑道。<r/>
<r/>
“叔,我们山里人实在!这些云雾茶都是红石湾内山野茶,是我亲手采的!要不你先取点回去泡水尝尝,好的话再回头来买!”<r/>
<r/>
卫兰半真半假的向大爷推荐着茶叶,周围围观的老头老奶奶把街口都快堵住了。<r/>
<r/>
“算了!你们山里人也不容易!给我包半斤!”<r/>
<r/>
大爷懂茶,又见卫兰如此诚恳,也就不再砍价了,第一单茶叶交易就此达成。<r/>
<r/>
都是街坊邻居,众人见大爷下手,也都争相抢购了起来。<r/>
<r/>
二十斤蜂蜜十元一斤,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光了。<r/>
<r/>
没能抢到的老人还再三叮嘱卫兰,下次多带一些过来。<r/>
<r/>
茶叶、松菇也是一斤、半斤的出手,一个上午卖的干干净净。<r/>
<r/>
改革开放初期,尽管大家都还很穷,一斤内山好茶差不多抵上普通城市职工半个月的工资了,但那确实一个消费品极度短缺的年代。<r/>
<r/>
蜂蜜、山茶这类农副产品,在国营的副食品商店中很难见到。<r/>
<r/>
一个四口之家,每个月就两斤肉票、几斤豆腐票,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比比皆是。<r/>
<r/>
农贸自由市场刚刚放开的那几年里,也是地摊经济最繁荣的年代。<r/>
<r/>
所以王世川夫妇带来的山货卖的如此顺畅,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r/>
<r/>
捂着褂兜里鼓囊囊的钞票,王世川简直有点茫然了。<r/>
<r/>
夫妻俩原来计划着茶叶全部出手,至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由卫兰在城里租间旅馆常驻市场,王世川本人骑车早出晚归。<r/>
<r/>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多的山茶尽然一个上午就全卖光了。<r/>
<r/>
“卫兰!你要吃啥?”<r/>
<r/>
王世川这才想起还没吃早饭,喜形于色的问媳妇。<r/>
<r/>
“不吃了,回家!”<r/>
<r/>
卫兰埋头收拾摊位,感觉晕乎乎的,好像还在梦中一样。<r/>
<r/>
两千多元的巨款,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幸福和成就感,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似乎周围有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正在窥视着他们。<r/>
<r/>
旁边卖黄鳝的小伙早已结束交易不知去向,卖竹篮的老哥还有一半的货没有卖掉,正愣愣的瞅着这对突然暴富的农民同行。<r/>
<r/>
估计他下趟进城,也要改做山货的买卖了。<r/>
<r/>
“好吧,回家吃!我来割几斤肉!买点豆腐!”<r/>
<r/>
王世川无法体会媳妇的恐惧,快活的红光满面道。<r/>
<r/>
夫妻俩推着卖空的自行车,挤在人流之中。<r/>
<r/>
遇见猪肉案子割上几斤猪肉,遇见卖豆腐的买几斤豆腐。还顺路买了些小孩们喜欢吃的烧饼、麦芽糖,给大哥王世春捎上了几斤糯米烧酒。<r/>
<r/>
一个上午,一千朝上的利润已经到手,差不多是公公王元初两年的工资了。<r/>
<r/>
卫兰还不相信这样的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街尾早点摊前喝稀饭,她还在瑟瑟发抖,好像大病了一场。<r/>
<r/>
心里盘算着不要到年底,家里翻盖四间砖瓦房的钱就凑齐了。<r/>
<r/>
整个东方红大队第一个万元户,已经非他们家莫属了,但不知是福是祸啊!<r/>
<r/>
在她看来,辛辛苦苦一分一分攒下来的钱,用起来才没有负担。<r/>
<r/>
今天这样的挣钱速度,总让她觉得诚惶诚恐。<r/>
<r/>
卫兰甚至有想法,两千元的大头全部给红石湾小学算了,自己只取零头。<r/>
<r/>
一个上午的买卖,能赚三百块的钞票,她已心满意足了。<r/>
<r/>
一年的时间养两头肥猪,挣得也只有这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