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两帅展望,逆天换明,样样稀松,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帅,末将……”陈继盛见到毛文龙,脸上现出激动之色,可还说完话,便被毛文龙打断,行了半个礼也被毛文龙扶住。
毛文龙哈哈笑着,携着陈继盛的手臂便往屋里走,“你我还弄这个虚礼?知道你忙,这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陈继盛心里暖暖的,就算是并肩战斗的时候,也没见毛文龙这般亲近热情。可久别重逢,他何尝不是激动?
“末将要巡视各地,安排劳力,为了军屯秋收的事情。”陈继盛被毛文龙按坐到椅中,才腾出手,打了个拱。
毛文龙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军屯之事,确实耽误不得。可提前发动,才能给予建虏最沉重的打击。”
“末将省得。”陈继盛说道:“大帅放心,各地抽调的劳力,绝误不了秋收。”
下人奉上茶水,毛文龙伸手示意,笑着说道:“来,尝尝这西湖龙井,虽不是今年的新茶,可味道着实不错。”
“大帅家乡的茶叶,定是错不了。”陈继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他舒惬地长出了一口气。
毛文龙呵呵笑着,说道:“林家竟不给你送些茶叶,待某说说他们,太小气了。”
陈继盛赶忙说道:“末将常喝信阳毛尖,林家也送了的。”
毛文龙点了点头,本来就是玩笑,说说而已。打量着陈继盛,他感慨道:“比上次见面时又清减了,桉牍工作,甚是辛苦啊!”
陈继盛笑了笑,说道:“谈不上辛苦,比行军打仗可轻松多了。随着官员的增加,末将也没那么忙了。”
毛文龙摇头道:“明年的工作更多,怕是不得清闲。但你也别事必躬亲,多培养手下,特别是年轻人,就该挑起重担。”
陈继盛点头称是,说道:“再过两三年就应该好了,通过夜校,越来越多的人能识文断字,就有更多的人才可供使用。”
毛文龙扳着指头算了一下,说道:“嗯,再笨的人,只要用心,五六年也能学个差不多。”
“朝廷不是给了五年时间,把握辽东的政务管理,应该没有问题。”陈继盛信心较足,笑着说道:“五年后再想插手,辽东的军民都不答应。”
“除非政策不变,并用咱们的管理模式。”毛文龙捋着胡须,澹澹地笑着,说道:“当然,平定辽东后,政务管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现在的政务系统是简化版,或者说是半军管,并不正规。
如果要完善的话,司法系统、税务系统等等,都要细分,更加地专业化。这可不是一时半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专精人才。
陈继盛苦笑了一下,说道:“内地的读书人要的是功名,而这却是咱们给不了的。希望平辽之后,从裁撤的军队中,再选拔出些人才。”
毛文龙也是无奈,保持东江镇的军户管理模式,已经是朝廷的开恩宽宥。政务官员也是在名称上有所改变,以免引起朝廷的敏感。
但功名却是不能私下授予,不仅是不臣之心,还不会得到认可,犯不着为了招揽人才,就背上这么大的罪名。
不能与朝廷翻脸,或者说是尽量维持着表面上的关系,对东江镇的发展壮大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变通的办法也有,就是东江镇的小学、初中考试,以及考试合格后发放的相关文凭。
与内地的科举功名对应的话,小学就相当于童生,初中就相当于秀才,管理并不算复杂的政务,还是够用的。
只不过,东江镇的小学和初中,学的多是实用性的知识,什么八股,什么诗词歌赋,都是不学也不考的。
再加上政务官员已经形成了从基层干起,级级晋升的道路,在能力上却并不逊色于那些饱读诗书之辈。
“大靖跟我说过,也应该给你写过书信。”
毛文龙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从退役官兵中选择政务官员,能够缓解平辽之后管理地盘太大的困难。至少,象维持治安,他们是足以胜任的。”
“末将赞同大靖的建议。”陈继盛说道:“地盘大了,人口多了,治安问题要足够重视。”
现在东江镇的社会治安,靠各村的民兵。战乱未息,土地还算充足,社会矛盾也没有太多的显现。
但小国寡民的治理方式,也就是靠百姓的自觉来杜绝违法犯罪,郭大靖就首先不抱希望。
不管是退役官兵,还是招募民兵,建立并培训较为专业的公安队伍,已经摆上了日时议程,也是未雨绸缪之举。
“地盘大了,也不能一下子就部耕种。”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分散安置百姓也是一样,不必把辽东各个地方都占上。”
陈继盛说道:“大帅说得极是。贪多嚼不烂,只要尽着东江镇的人口,尽量多耕种也就是了。”
想一步到位,显然困难很大。荒野乡村,人少又偏僻,还不如暂且放着,等更多的人口再开发。
“不说这些事情了。”毛文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久别重逢,便在某这里住上几天,歇息放松一下。平常也没人陪某聊天喝酒,甚是无趣。”
陈继盛张了张嘴,本来想婉拒,但听到后面的话,还是耐下了性子。住一天再走,别让老领导失望也就是了。
毛文龙让人准备酒菜,他又领着陈继盛参观下自己的宅院。宅院虽不算大,但却很精致,还有些江南建筑的特点。
“公子在杭州那边可好?”陈继盛以为毛文龙有思乡之念,便随口说道:“已经长大成人,想必是文武才吧?”
毛文龙摇头,说道:“比较文弱,谈不上习武;要说读书有成吧,可还差得远。唉,自己的路自己走,某也管不得。”
陈继盛笑道:“江南文风最盛,公子读书想必是差不了的。待辽东平定,不如接来久住。”
“谁知道他愿不愿意呢,水土问题,也不太好解决。”毛文龙有些无奈地说道:“算了,不说他了。你那么辛苦,娶妻纳妾,也有个人照顾。”
陈继盛嘿嘿一笑,说道:“现在太忙,待平辽之后再说吧!”
毛文龙看了陈继盛一眼,也不再絮叨,说道:“朝廷那边,急于剿灭民乱,对咱们东江镇很是牵就,只待平定辽东。将来嘛,恐怕不会太过宽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