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城建和备战,明末之天降神兵,面包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次日本之行,又带来了一笔军火生意,看样子其他大名也会跟进,还顺便初步确定了琉球的归属,以及种下了引起日本内乱的种子,可以说两个基地对于和日本贸易很满意,虽然很多皇汉对高丽日本两个白眼狼始终有如鲠在喉的痛恨,希望能灭了这两家,但管委会考虑到资源的有限,认为不能把有限资源投入到两个暂时无危胁的地方,相信随着国内问题的解决,高丽和日本问题会得到一个妥善解决,总之暂时不影响到穿越者大目标的实现就行,因此对于皇汉们的感情用事,管委会更多的是疏导和理性的解释,不会加以阻止。
经过一年的训练,第一批新军比原来预计的进度快,古人的领悟能力不比现代人差,初期的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进步神速,还有一个特点是比现代人听话,这是古人千百年服从权威奴化的结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象现代人那么难管理,客观上使得新军训练进程比原先估计的提前很多,部分新军已经下发了56半自动步枪,坦克装甲车卡车75炮等等,这几天训练场上枪声阵阵,坦克轰鸣,热闹非凡,惹得洪承畴他们日夜都在观摩,而卢象升则早就呆在坦克里面不出来了,还自作主张带着兴奋的太子殿下开着坦克转了几圈,开了两炮,把一众老臣吓得大呼小叫,卢象升一下来就被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国之储君,焉能让你如此放纵惊吓?这次连洪承畴杨嗣昌也不敢帮着,卢象升的确做得出格了,亏了满脸绯红的太子殿下打圆场,不关平辽伯,否则他要面对的必定是朝堂上的责难,不过下一秒轮到洪承畴在现代教官指导下驾驶装甲车的时候,一帮刚才还在喋喋不休的文官武将,竟然争先恐后你推我攘爬上来,先过把坐神车的瘾再说,完全不顾训练场上的一路颠簸,谁都明白,有了这个精钢打造的神车,不开炮不开铳,直接撞过去,都能把百千建奴骑兵撞得人仰马翻,什么重箭,刀斧,就是引以为傲的火炮正面砸上来都不过是挠痒痒,连一向保守的杨嗣昌也不禁起了学会开车的主意,不过他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教官否决了,文官加上年龄大,没必要冒风险自己开车,有手下专职司机足够了,一旦上战场,只要在车里指挥,不出去就可以,作为新军的主帅之一,考虑的是全盘,而不是分散精力亲自操刀,因此多学习现代军事指挥技能才是主要的,搞得杨嗣昌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几个年轻人开着车在那显摆,而一帮勋贵子弟,只要一下课,都蜂拥到训练场,扒着围墙栏杆,一看就是一个时辰,还有的直接找到神兵老师,要求之购买神车,钱多少不是问题,皇上和皇后嫔妃的当然不敢僭越,但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小一些的神车,不如卖一辆给我吧,诸如此类,连好多公侯都亲自来商量,可惜现代人对车辆的管控很严,一起过来的大部是军车,民用的自己用都不够,哪来多余的?所以基本都吃了闭门羹,多少让这些土财主明白,有些东西的确是用钱都买不到的。
太子殿下有心想拥有一辆,崇祯都有意无意说到过,可高师成他们真的不敢放口,太子才十几岁,这个年龄最容易冲动,而一冲动就会出事,现代社会车祸天天都有,他们不想让太子冒险,于是想了个折衷的办法,给他专门打造了一辆四轮马车,豪华气派,天子驾六不能逾越,只配备了四匹骏马,为了安全起见,全封闭铁皮包厢,沙发座椅,更多参照西洋马车配置,光内饰就用去了两万两银子,终于将太子的心心念念成功引开,也惹得一众勋贵子弟羡慕不已,汽车买不成,无论如何也要财主的爹出资购买马车,于是现在工业处马车订单都排到几个月后了,从一万两的普通四轮马车,到十万两的高配版都供不应求,所以现在来往皇庄和天津官道上的,马车渐渐替代了牛车轿子,京师达官显宦都以拥有一辆马车为荣,那才是身份的象征,就连内阁司礼监都置办了几辆高配马车,紧接着就是六部九卿各衙门紧紧跟上,这样一来,京师街道瞬间就变得狭窄无比,拓宽大街小巷迫在眉睫,五城兵马司会同工部东厂等部门,立即搞出了个改建方案,大致效仿天津杨廷麟那的做法,就是拆迁补偿,算下来光银两就需要近两百万,把崇祯吓了一跳,京师改造两百万两,够成立一个新军师了,他很犹豫,但几次皇庄天津视察,那边道路的宽阔,规整度都是京师没法比的,京师除了紫禁城这块,外面就是七歪八斜的羊肠小道,据说大多数胡同才并肩两人宽,过匹马都不容易,早就该规划一下,可一讲到银子,这头有些疼啊,户部尚书李待问站出来反对,千百年来京师就是这样,何故要自找麻烦?况且如此开肠破肚,必然会激起民怨云云,往日户部哭穷满朝都会帮忙,没想到这次满朝竟然没几个人出来帮衬,说穿了就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皇帝户部手里有钱,京城里那些狭窄街道真的和神兵卫那差远了,兵部官员还出来说,拓宽街道利于兵士调动,刑部官员说,利于缉捕,反正街道宽阔才能体现出天朝的气象,掏多少银子都要改造。
内阁左右为难,改建是一定要做的,怎么做?这事还得问神兵啊,靠大明那点家底得建到猴年马月都不一定成,在皇帝的默许下,薛国观等人拿着这份计划来找陆文夫他们,陆文夫几个一看,哟吼,古人终于脑袋开窍了,也知道搞老城区改造了,好事啊,这天津皇庄这边房地产开发,暴利行业,如今京师改造,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行啊,这事包给我们了,由我们来开发,大明不用出银子,只要,只要把区块土地包给我们就行,所有拆迁补偿由我们来做,建好后以面积换面积,不要的可以一次性给足银子,多余的出售,这个规划也由我们来做,你们看看还有什么要求,早些提出来,包括一些制度上的规矩,以免犯了逾越规制的错误,薛国观谢升周延儒他们一听,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皇帝为出钱犹豫,现在好了,朝廷一分钱不出,平白落了个改善民生,为京师百姓建新房修新路的德政,这不要太好,天生是神仙,做任何事都出人意料,又那么远超所望,几个人当场拍板,这事就由神兵卫一力承担了,不需要商量了,还商量啥?就是户部官员在场也没有任何问题了不是,这些古人喜出望外,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现代光京城一块地,没有几十个亿根本拿不下来,更别说整个京城的改造,那是个天文数字,就这一点,还没开发,神兵卫其实就已经大赚特赚了,果然周原郭英等财政口的人一听白得大片土地的消息,完全沸腾了,不就是建筑队扩大的事吗,水泥产量一直在提高,钢筋基本现成的,陆文夫接下来的这一项,初步估计,就可以为穿越者带来数千万两的收入,双方都满意的事,不做白不做。
崇祯知道后也是大为震惊,天下竟有给朝廷白做工的,再看看自己治下的官员士绅,天天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全是虚的,再看看人家,不喊口号,行动证明一切,什么叫实干兴邦?多跟人学着点,你们当中要是有人能为朝廷省下两百万银子,内阁六部位置随你挑,什么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朕讨厌你们天天鸡毛蒜皮扯淡,而是你们真的不争气啊,你们参杨廷麟他们数典忘祖,可你们哪个及得上他?每年给朝廷百万银子,还把天津治理得井井有条,更别说神兵卫日新月异,这样为君父解忧,唯神兵卫耳。
几天之内,神兵卫得规划图就呈上来了,一目了然,所有拆迁户先有神兵卫安排临时住处,等完工之后分配,自己有地方可搬的给足租金,哪里建楼房,哪里建别墅,哪里是店面,哪里是花园水池,哪里是街道绿化,清清楚楚,内阁和工部官员不得不佩服神兵的效率,全面细致,挑不出毛病,皇帝很欣慰,只是在礼部官员的提醒下,觉得很多五六层的高楼是不是高过了紫禁城?这个有些逾制的感觉,所以他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所有的房屋建筑不得高过紫禁城三大殿,也算是大明给神兵的半强制要求,现代人一听也对,决定只建三四层的楼,削低高度,于是整个京师改造的计划算是通过了。
现在穿越者唯一担心的古人会不会象现代人一样,到处钉子户,这样的话拆迁难度就大了,而且很可能会闹出人命大事来,没想到的是古人根本没有那个意识,大明官府要拆迁,从来就是霸占,哪有银子补偿过?不搬的话就等着坐牢吧,所以拆迁告示一贴出来,整个京师轰动,以面积换面积,不要的可以换银子,相当于以旧房换新房,而且听说都是用神兵的钢筋水泥建造的,不是大明的木制结构,不怕火,也不怕雷雨,这种好事打着灯笼几辈子都找不到啊,更有几个年轻时吃喝嫖赌败光家产,空守着几间破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第一时间就跑来要求兑换,以至于神兵和大明联合拆迁处人满为患,连一些边缘勋贵官僚也找各种门路,希望神兵拆迁队能把他们算在里面,谁都知道,祖上传下来几百年的破屋,再不修缮,怕是自己都要塌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所以完全就没有什么钉子户的麻烦,这给整个拆迁工作带来最大的便利,穿越者估计,只要两三年,几期开发,京城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不说赶上现代,只要能能够达到七八十年代的景象,多少给无奈来此的穿越者一个成就感就很满足了。
京城的拆迁工作如火如荼,用一年多时间培养出来的古代建筑工有几千,再加上神兵卫的机械作业,拆迁工作进展神速,亏了水泥厂一扩再扩,产量上来了,用途也就更广泛,除开天津皇庄各种项目,搞京城的区块开发并不是难事,大明死气沉沉的景象被打破,到处的工地,忙碌的人群,终于显示出一些蒸蒸日上的感觉,带同百姓也生出了对未来的希望,当然这中间大明五城兵马司,东厂番子,巡街御史衙门等全力配合,打击了一批地痞流氓的寻衅滋事,也严格按照神兵的要求做好全城的卫生防疫工作,古人和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原则上是一样一样的,都希望老城区改造能顺利进行,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能真心为百姓做点实事,才能流芳百古不是?
大明京师在搞基建,义州城济尔哈朗,佟图赖也在搞基建,经过一个冬天的修筑,义州城看起来已经有些摸样了,都是驱赶汉人在劳作,光累死打死的汉人阿哈就上千,再有一两个月,义州城可以开始存储清军物资,到那时候和关宁军一决雌雄在所难免,自从清军被一千城管教训了一顿之后,皇太极三令五申要求暂时不要和明军接触,收敛一些,开始还有些投鼠忌器,时间一长,清军本质上骄横霸道的习性又上来了,尤其那些自恃武力高强,臂力过人的白甲兵,经常带着几个手下出去惹是生非,大明百姓东北能逃的都逃了,剩下的都是听天由命的苦哈哈,一旦被清军袭扰,连逃命都奢侈,锦州松山塔山一线,说上去是明军管辖范围,其实明军都龟缩在城池里,外围没有防护的村庄遭到洗劫,根本不敢救援,往往十几个清军就可以轻而易举攻破一个村落,可怜已经十不存一的村庄,不是一把火被烧就是拖家带口被掳掠去修筑义州城,祖大寿等一干关宁军将领,贯彻严防死守的命令,严令各部不得擅自行动,于是城内的明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胞被劫掠,束手无策,并非他们没有恻隐之心,而是这种情形在东北这个地方司空见惯,清军比以往可是规矩多了,只挑偏僻村落下手,没有攻打城池,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哪还有心思保护城外的百姓?生死由命在这里再明显不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