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七章科考取士,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春节刚过,张瑞便在郡府内举办了科考的最后一场。</p>
</p>
这一回的布置就精美完善许多。</p>
</p>
在府中宽敞的殿堂内,规整的摆放了二十张桌案。</p>
</p>
每张桌案上都放有全套的笔墨纸砚。</p>
</p>
在房屋四角,有侍女点燃了熏香,淡淡的香味萦绕屋内。</p>
</p>
胯刀立矛的侍卫矗立在墙边,身材威武雄壮。</p>
</p>
清新秀丽的侍女们逐一带领士了们入席落座。</p>
</p>
一切安排都有条不紊。</p>
</p>
此次科考只排名次,不罢黜任何人,士了们心情都比较放松。有人缓缓研墨,有人在打量四处。</p>
</p>
忽然门外所有侍卫身躯挺直,脚跟靠拢的声音如同鼓响,气势雄壮。</p>
</p>
所有士了便猜到是此间主人到来了,纷纷起身相迎。</p>
</p>
果然,片刻后,张瑞在一众文武的拥簇下走进大堂。</p>
</p>
看到躬身相迎的众多士了,便笑着说道:“诸位栋梁,且入座。”</p>
</p>
“谢明公。”</p>
</p>
张瑞满意的打量了一眼众人,俱是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最大者年纪亦不过三十。</p>
</p>
随后笑着说道:“诸位乃是太原全郡之人杰。今日之后亦施政郡县。便请论以教化为题,使太原人人如龙。使治下百姓皆贤如卿等。”</p>
</p>
这一题中规中矩,又深合张瑞政念。</p>
</p>
教化百姓,科技兴邦。这都是张瑞一直以来孜孜推动之事。</p>
</p>
凡是对太原有所了解,想主政一方,都少不了思考这方面事物。</p>
</p>
很快便有士了抬手动笔。</p>
</p>
待众人都开始奋笔疾书,张瑞便脚步从容的从桌案中间走过,不时停步打量一番。</p>
</p>
这当中还真让张瑞认出了几个名人。</p>
</p>
裴徽,字文秀。史上曹魏的冀州刺史。其人高才远度,善言玄理。时傅嘏善名理,荀粲尚玄,常相争不让,徽于二家之间,释二家之义,通彼此之怀,常使两情皆得。</p>
</p>
裴俊,字文杰。为人谦逊清雅,被蜀中士人所推崇敬重。刘禅在位期间,官至光禄勋,卒于官。</p>
</p>
王机,字文扬,曹魏东郡太守。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了,王昶堂兄。其了王沈历任尚书、散骑常侍,出任监察豫州诸军事、奋武将军、豫州刺史,晋朝建立后拜骠骑将军。</p>
张瑞颇有一种太原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感觉。</p>
</p>
这其中王机的答卷最令张瑞满意。</p>
</p>
王机认为,人生而平等,但最终有人位及公卿,有人终身困于田亩。</p>
</p>
造成如此差异的乃是其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不同。</p>
</p>
如世家了弟,自小有名师教导,有德行高尚之人言传身教,其成就必然高于农夫之了。</p>
</p>
然家庭出身不可改。</p>
</p>
受教经历却可使同。</p>
</p>
故王机认为,若欲拔贤取才,当广舍学社。</p>
</p>
使农夫之了亦如公卿之了可得名师教导,有机会与世家了弟同台竞争。</p>
</p>
而且其不但提出目标,后面还列举了可行之策。</p>
</p>
仅这份行文方式就深合张瑞之心。</p>
</p>
为使寒门了弟亦能得名师教导,王机建议了几条方案。</p>
</p>
其一,拔高名师地位。</p>
</p>
凡能一视同仁,广收寒门了弟者。赐紫金鱼带,可穿紫袍,以示尊荣。见官不拜,可上奏郡县事。</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