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一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官太少了,改革大明之路,悠悠一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诸位大人。我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三百余州府,千余县与卫所,约万万余人,朝廷每三年开科取士,不过三百余人。即使算上恩荫、传奉、捐官,平均每年不足200官员。一百年也不过2万个。国家事务千头万绪,凭借这万把人怎么能处理得了呢?”秦睿开始抨击大明官吏制度,“一个县,知县、县丞、主簿、典吏、教谕、训导官共六名官员,各位大人或许会说还有吏员,他们能干什么呢?一个县要发展,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医疗、治安、户籍、税务、水利、道路等等诸多要务,他们能管理过来吗?现在的官员,最多的职责也就是收收农税、审理一下案件、统计一下数字,其他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
“有必要都设置官吏吗?”弘治皇帝坐在御案之后,对秦睿所说的问题感到疑惑,在他看来大明的官僚机构已经不堪重负了。
“陛下,我师父告诉我说,一个好的政府机构,是要想办法发展社会经济,让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形成良性循环。政府部门应当做出长远的规划,积极引导百姓去致富。”秦睿又把飘渺虚无的师父抬出来了,“我师父曾说上古时期,内阁制定政策要求实现村村通路,时间跨度约三十年,地方具体执行,朝廷负责修建贯穿全国的主要交通要道,布政司就负责贯穿州府的交通要道并连接到国道,以此类推州府县,最后实现村村通路,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交通管理机构来管理。”
“彼时内阁制定全民义务教育,礼部也一级一级执行下去,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不同级别学校、教师、校舍、学生、考试等。同样的道理,税务、医疗、治安、水利等部门都需要管理人员,由此可见,大明的官是太少了。”秦睿咽了下口水,嘴有点干,开口说道,“陛下,能否让草民喝点水。”
“噗嗤~”一群人笑了起来。
秦睿喝完水,继续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说一句不当讲的话,大明将迎来生育高峰,各位大人可有准备?”
“何为生育高峰?”内阁大臣谢迁问道。
“生孩子的高峰!”秦睿一脸黑线,字面意思都看不出来,你堂堂一内阁大臣如此弱智?
“为何会有生孩子的高峰?”谢迁还是没明白过来。
“新粮推广今年必定成功,百姓有余粮了,他们会干什么?”秦睿斜着眼睛瞄了谢迁一眼,“未来几年大明人口必将快速增长,朝廷必须提前做出相应准备。”
“这百姓生孩子,朝廷有何好准备的?”谢迁觉得秦睿有点神叨叨的。
“谢大人,朝廷是否可以组织各地宣传优生优育?组织专门机构培训稳婆和接生?以大明现在的接生水平,有多少一尸两命的教训?朝廷出面惠泽百姓不好吗?”秦睿厉声质问道,“大明接下去一个阶段,纺织工业将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女工来从事工作,难道朝廷不应该想办法建立托幼机构,解决这些女工的后顾之忧吗?”
弘治皇帝坐在御案之上,对秦睿的提议有所触动,但听到后面的时候,就起好奇之心了。下面的大臣们也听出秦睿所说的关键——纺织工业。
“秦睿,此时容后再议,你且来说说纺织工业的事情。”弘治皇帝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陛下,新粮尚未普及之时,科技学院的老师们发明了一种设备,名曰蒸汽机,这种设备输出功率稳定,学院的老师们就将其用在了纺机、织机之上,效率提高了近百倍。”秦睿慢慢解释,说道,“新粮今年普及,因为粮食高产,未来几年,将有大量土地和人闲置出来,种植经济作为将成为另外一个选择。纺织行业从丝绵毛麻种植到纺线、织布、印染、成衣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因此今年范氏集团将压箱底的纺织行业技术全部投向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纺织行业,达到富裕部分百姓的初衷。”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