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在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焦卿与狗,靖天监,朝堂在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秦焦卿觉得这篇赋文相当不错,就连一般的状元之才写出的文章也不过如此。
更何况这是一篇律赋啊,大临已经多年不用律赋了,但是那只是因为文成皇帝的改制,而大临的文人还是觉得律赋更和他们的心意,之事律赋比较难些,大部分文人也只是空羡慕而不会在科举中用。
毕竟律赋这种东西不仅写起来费劲,万一碰见那种特别严格的考官,还可能会出现那种被强行挑错的情况。
他们对于律赋这种文体的要求就是宁缺毋滥,哪怕多少年的科举都不出现这样的文章,他们也不会觉得遗憾,律赋已经从当年那种科考的考试所用,变成了一种被文人供奉起来的文体了。
这篇《日五色赋》的律赋格式不进极其符合格式,而且韵字也不是那种从典籍上随便找来的一句话,而是他自己所编写的一句话,也就是那句“日丽九华,圣符土德”,这句话虽然是韵脚的读法,但是内容中也多少都有提及,而且“日丽九华,圣符土德”这句话,听起来明显档次不低,虽然也不像是圣人之言,但是觉得要比引用圣贤之言要好上很多。
因为用了圣贤之言就要注意自己的文章能不能衬托这句圣人之言,律赋的韵字在用到圣贤之言的时候,就怕出现那种德“不配位”的情况,一旦德不配位,就会出现自己的文章通篇都不如那一句圣贤之言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多见而且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这篇《日五色赋》的处理是非常不错的,几乎没有用任何一句圣贤之言,而那句韵字言,用的也不错,很符合这篇文章和题目。
秦焦卿是怎么也没没想到,自己无意之间想到的东西,竟然会被人这么完美地理解出来,虽然日五色可以用来赞颂贤明的君主,但是那也只是极为少见的一种说法。
虽然大多数人在看到日色的时候,都会选择歌颂君主(这有关于太阳的形成,承古代“元气创世观”,认为是“日积气之中有光耀者”,并说它是“阳之精”,因此认为太阳是“阳德之母”。
而在封建时期,君王为最高统治者,圣人扶阳而尊君,古代便提出“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类,中国之应也”的说法),但是却很少会用日五色这种说法。
虽然也会有日色的说法,但是却很少会用日五色这种说法,毕竟有“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久而久之,人们也就都这么认为了。当然了,别的古籍中也有“日五色”的说法,比如《易传》提出“圣王在上,则日光明而五色备”。
但是毕竟平帝这么些年来没什么太大的作为,所以一般的科举都是不会出现的(虽然这么说对不起平帝,但是确实是如此,甚至于很多的博士司业在讲到这个内容的时候,都会直接否决掉),大多数读书人都不会记起来,就算有那些喜欢看偏书的读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也不会去准备为这种题目的,毕竟虽然别的东西也可能会出,但是这种方向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毕竟平帝的情况是有目共睹,那些出题之人是不会为了这种事情昧了自己的良心,毕竟万一真有写的好的,那么自己以后恐怕就会落下一个谄媚之臣的名号了。
倒不是说秦焦卿就是那种谄媚之人,因为他只是觉得既然已经泄密了,已经不会有什么好的事情了,倒不如给这次的秀才一个难忘的乡试考题,让他们在回忆起自己参加乡试的某一年时,不仅仅会回想起当年的那次大临重案,还会想起那篇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写的赋文。秦焦卿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反正他们又不知道这是他出的题,而且就算他会被骂,他也听不见,至于拍没拍平帝的马屁,真没有(反正他这些年自己看了这么些本书,还选择去用这个题目,至少不会说明是随便想起来的)。他这个人可是少见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
某个还在担心靖天司事情的家伙,很是烦躁,毕竟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狗一样的刑部尚书是个什么情况,你说要帮平帝吧,他应该直接处理掉这件事,以他刑部尚书的力量还是可以要求那些人去暗地里处理掉的(一般大案件都不会这样,毕竟那样会出大乱子,而这件事虽然可以被那么处理,却不是因为这件案子不重要,相反这件案子很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可是他没有处理,他选择了上报刑部。
但是如果说他帮助卢阳王(沈均还是能够清楚什么人能够从靖天司里面知道这种级别的消息,而且一般的实力不会像卢阳王这样想不开的),他又不像是在那里帮助卢阳王。
毕竟如果他真要去帮助卢阳王的话,他可以直接选择用那份材料给平帝,而不是用一种非常慢的方法。
秦焦卿是让刑部的吏员一层一层上报的,就连送到他手上都用了一整个白天,而他又因为说自己要忙于科举之事,把这个案子拖到了第二天,而第二天他又一大早去监管评卷。
连卢阳王都已经不奢望于他能够帮助自己了,结果这个远在别处的刑部尚书竟然急匆匆地跑到了大临朝堂上,跪倒在平帝的面前的时候,他俨然是一副有大事的样子,就连早就知道的沈均和平帝也没有想到是这么个情况,他们还以为秦焦卿真的有大事要做呢。
而且他们没觉得秦焦卿是因为乡试这件事来这里这么做的,毕竟秦焦卿已经提前给他们做好了心里准备,他们觉得秦焦卿已经是臣服在平帝这一派的人了,不然的话他不会这么做的(而且虽然他是出了名的中立派,但是平帝毕竟提拔他做了刑部尚书,这是极大的荣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