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该裁军了,风雨大宋,安化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凯道“还能如何?我率大军攻城,城破之后,斩大王于城头而已。此事枢密院早已有交待,我是奉命行事。献了城,大王保住身家性命,我派人护你去开封府而已。”
见王凯说得淡然,耶律宗愿知道,不献的结果看来就是一个死字。
杜中宵进了官厅,随手拿起桌上的公文,看完放下,笑了笑。耶律宗愿果然最后还是献城了,没有头铁硬扛到底。献城就要好处,契丹还有那么多城池,那么多高官显贵,宋朝哪来的那么多好处给他们。
曾公亮进来,拱手道“太尉,大同府留守耶律宗愿已经献城,王凯占领了大同府。都堂里文相公带着中书官员,正等太尉带我们去议事。”
杜中宵点了点头“好。且等田太尉来。接下来,前线军队不可能全部闲下来,除了一些军队回京之外,其余军队要尽量抢占易占的地方。我们枢密院里先商量过了,才好去跟中书商议。”
曾公亮称是。不多时,田况进来,三人落座,说起最近的局势。
田况道“幽州之战时,因为军情紧急,本朝发倾国之兵。各处军校皆解散,编成各军。现在幽州打赢了,一些军队需要裁撤,重建军校。太尉以为,该裁撤多少人马合适?”
杜中宵想了想,道“现在全国禁军,幽州参战的五十五万人,大同府十万人,河东路五万人,陕西路五万人,一共七十万大军。契丹败了,这么多禁军确实是过于多了。在我看来,以后河北路没有了契丹强敌,可能需五万人驻扎。河东路不再是边疆,若包括大同府,与陕西路一起有五万人够了。河曲路总要五万人,西域和河西需要五万人,这就要二十万大军了。京城驻军,以十万到二十万为宜。加上其余的林林总总,四十万到五十万禁军就已经足够。此次裁撤,除了各军校之外,总还有十万人以上要除役。”
田况点了点头“太尉说的是。我原先想的,保持六十万禁军,十五万人入军校。没想到,太尉想的人数更少。不过,没有了契丹强敌,四五十万禁军也就够了。”
杜中宵道“整训过的禁军与以前不同,是真正能够野战的军团,人数不必过多。与此相对,厢军的数量应该会比以前多,也是正常。裁撤下来的禁军,可依其意愿,妥善安排就是。”
随着经济发展,宋朝需要的厢军数量远多了以前。未发展起来的时候,因为有了蒸汽拖船,拉纤厢军裁掉,杜中宵依此开展了营田务。现在营田范围扩展到了两湖,需要的人数更多。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商业机构,还有运输军队,加上维持地方秩序的,人数不少。
厢军除了内地维持秩序的,还有大量参与工商业生产的,不是越少越好。他们中的很多人,直接创造财富,算是官营工商业的一部分,是生产者。
田况又道“原来的军校有三处,重新建立起来,似乎不需要这么多?”
杜中宵想了想,道“河北路的军校可以裁掉,以后若有必要,条件充分了再建就好。京城的军校为主,河曲路的军校位于边疆,以培养骑兵为主。两座军校,配合五十万左右禁军,应该就够了。”
其实除了这两处军校,杜中宵倒是想在南方或者沿海再设一所军校,培养水军为主。不过自己一直没有发展过海军,现在说起来太过突兀。还是等以后,条件合适了再提不迟。
收复西域,灭亡党项,大败契丹之后,宋朝疆域大大向北拓展,需要大量骑兵。现在的宋朝也不缺马,需要一所专长于培养骑兵的军校。以前杜中宵在河曲路的时候,武都军校培养各种军官,以后会慢慢改变。有了京城军校,大部分军官还是由这里培养得好。
随着禁军整训,增加了大量官员,指挥权被分割,实际上军队指挥官的权力受到限制,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带军队造反。不过,皇帝怎么考虑,可难说得很。军队的布置,必然会在京城有大规模的机动兵团。所谓内外相制,这一点只怕不会改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