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觉亦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五章 向着山海关进发,我来自辽东关宁,道觉亦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为了避免这对以兄弟相称的少年孩童继续深入探讨,做出例如北上之类的约定。

顾同应终于找到机会朝重真拱手作揖,郑重地转移话题道:“贤弟,愚兄有个不情之请。”

“哪儿的话,顾哥请说。”重真立刻爽朗地说道。

“还望贤弟将那首《沁园春·雪》写在纸上,让愚兄带着回到江南去,好叫我那自诩天下文化无出江南右者的风流士子们,醒一醒脑。”

顾同应粗糙的脸上带着一丝惭愧,话语却很是诚恳。

黄重真刚想答应,却不想顾炎武已争着说道:“爹,不用了,孩儿已经会背了。”

说着不由分说,便用小奶狗般的声音,学着大人们喝醉酒后的豪迈,将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以及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都给吟诵了出来。

听者,无论首次还是再次,无不热血澎湃,便连本对重真的这份才华,羡慕嫉妒恨的吴三桂,都对此甘拜下风。

因为这些天来,自诩能文能武的他,也尝试着模仿着写出这样一首佳作来。

但思前想后却都憋不出一个屁来,恼羞成怒

之下,便觉得只有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才符合自己风流而不失睿智,儒雅而不失孔武的儒将气质。

“这长短句是你作的?”

“回将军,是的。”

“军中无戏言。”

“愿立军令状。”

黄重真多少有些汗颜,但想想自己同样是为了让华夏千万万底层百姓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生活而在奋斗。

毛爷爷他老人家胸怀天下,应该不会怪罪,这才释然,便说得随意而又斩钉截铁。

马世龙虽行事略莽,还被袁崇焕称作过**,更不像吴三桂那样从小便被当做未来的家门顶梁柱在培养。

但好歹读过一些书,加上身份地位以及阅历,便反而更能体会到这首大气磅礴的词作当中的不凡。

在与袁崇焕的书信往来中,经常可见其对这只大蝗虫的赞扬,马世龙看得出来,这多是有感而发,并无炫耀之意。

但从那字里行间,也可看出那个书生隐藏得很深的质疑与担忧,或是因为无处倾吐才写在信中,又或许是一种刻意的试探。

毕竟,那个狗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走了那个权阉的门路。

然而,当听着顾炎武吟诵完这首词之后,马世龙不但对这些质疑与担忧全部嗤之以鼻,还更加坚定了挖那个自负书生的墙角,将这只蝗虫留在山海关的想法。

后金细作?开玩笑,就那个《三国演义》都当作兵书来读的部落制汗国,也能培养出如此文采斐然的细作来?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他的笔下都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建奴敢做出这样的评价?那群龟孙渴望攻入中原已久矣,巴不得与昔日的黄金家族结盟,好扯着黄金汗旗的余威以壮声势呢。

毕竟现时的大明北方,没有哪个部族比之更加期盼出现一位成吉思汗,好带领部落继蒙古之后,占据汉家江山,牧马中原,奴役汉人。

哪怕是攻入关内烧杀抢掠一番,也是好的。

然而,他们这是痴心妄想!只要我马某还是山海关守将,便休想得逞!

至于由纯粹华夏后裔所立国的大明汉人,置喙一下成吉思汗又有何不可呢?难

道我泱泱大明,立国两百五十余载,还要腆着脸去巴结鞑子么?

况且,鞑子亡我大明之心不死,从来都如饿狼一般在的大明头,这本册子只有袁帅才

拥有先睹之权。

“拿袁崇焕来压老子?你行!”马世龙将虎目一瞪,便又命令亲卫去夺。

但这小子别看年纪不大,却壮得跟个牛犊似的,三五个亲卫非但拿不住,反而被他支使地东倒西歪。

这让马世龙很没面子,又不好意思增添人手,以免让这只机灵的蝗虫对自己生出厌恶之心。

黄重真看见马世龙气鼓鼓地板着一张脸,便笑嘻嘻地将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讲给他与袍泽们听,这才令他感到面子回来了,笑骂道:“你小子,可真不地道。”

重黄真道:“不是标下不肯给将军看,实在是因为标下用的都是文绉绉的语言,将军怕是看不习惯。”

“好你个臭小子,是在嘲笑本将军书读得少是吧?”马世龙当即一个巴掌拍过去,却被这小子坏笑着躲开了,便恨不得将这巴掌抽在自己嘴边。

——这小子说得已足够委婉了,可自己干嘛非得揭自己的短呢。

对于这些其乐融融的氛围,便连祖大乐和袁七,都是乐见其成的。

唯独吴三桂颇为幽怨,却也只是恨不能代替重真的位置,倒是并无其余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迷雾求生游戏

拦路不打劫

逐道修仙

清风和明月

我在大秦开酒楼

小胖小子

昆仑剑歌

萧雨森

工具人小弟觉得不行[快穿]

姜木木

因为怂所以把san值点满了

懒惰的秀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