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5章:回家!,陛下求我做太子,景以,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本书下月初完结。新开了一本书《大唐第一郎》,合同已经寄,有喜欢的可以移步收藏!投点推荐票~
——————————
徐庶向杨霜承诺十天后退兵,便折返回了蜀军大营。
关羽、张飞两人还在气头上,当徐庶进入营帐时,关羽没用正眼看徐庶,他还埋怨徐庶鸣金收兵,坚持的认为自己没有输。张飞也是这个性格,埋怨徐庶。
不过赵云和黄忠识时务,知道徐庶的决断是正确的,明明打不过,已经乱了阵脚,再去拼命,那死的就是自己了。
徐庶自然知道关羽和张飞的性情,所以对于两人的生气,徐庶不以为意,然后给了赵云一个眼神,两人去了其他地方。
“徐大人,陛下的密信中让我找机会刺杀杨霜,这次你去隋军大营,可有发现?”赵云问道。
徐庶断然道:“刺杀之事必须打消,万不可再提。此事我会如实禀告陛下,不能让你冒险。”
“一点机会都没有吗?”赵云有些不甘心,他又把握,只要近到十丈之内,他就能信心杀了杨霜。
徐庶则道:“杨霜此子狡猾,他已经猜到我们要刺杀他,还反问我会不会刺杀,一旦你靠近,就可能落入圈套,所以刺杀之事不要再提。立即整顿大军,准备回去吧。蜀国掌握的火药太强大,如果不能搞清楚火药的秘密,那对蜀国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若是以前,赵云还不信这番话,但是现在不信不行了。
还有什么经历比亲眼所见、亲自面对要震撼?
甚至于,赵云怀疑隋军藏拙了!
“好!我现在就去整顿大军。另外关大哥和张大哥就是那性情,徐大人还请见谅。”赵云又道。
徐庶笑了笑,道:“我明白,不用担心。”
接下来几天,蜀军果然在整顿大军,然后往西撤军。
而蜀国撤军的同时,大隋的兵马紧随其后,往西占领区域。
半个月后,蜀国撤入属于他的疆域。
而杨霜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必须尽快收服这片疆域的魏军,对此,杨霜向隋皇请了一道旨意:
杨林担任饶州总管,领兵五万驻守饶州,那里毗邻鄱阳湖,往西就是蜀国的地盘了。
来护儿担任杭州总管,领兵五万驻守魏国旧都。
贾诩担任福州大总管,负责魏国南部地区的经济和民生恢复。
张须陀担任潮州总管,领兵五万,驻守潮州。
......
六十万兵力中,足足有四十万兵力留在魏国,一是震慑魏民,二是震慑蜀国。
至于琉球的曹昂,暂时没有消灭他们,以后留给平波侯李海洋便是了。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阳春三月。
距离杨霜征讨魏国已经一年多了,杨霜归心似箭,已经准备回隋国京都。至于魏国这里,杨霜相信凭借贾诩的手段,可以在最短时间搞定。当然了,等杨霜回到京都,还会有进一步的计划,比如把魏国官员替换掉,让魏民迁移等等,通过多重手段分化魏国,让魏民心中不再有魏国,而是对隋国产生归属感。
当一切安排好后,杨霜率兵二十万兵马回家。
大半月后,杨霜再次回到长江边。
五月中旬,才回到大隋京都。
杨霜思念妻儿,所以先回东宫,闻讯的诸葛琉璃、李若若、秦仙语已经在等候了。
只见诸葛琉璃和李若若抱着孩子,而秦仙语牵着孩子。
杨霜和秦仙语的儿子已经一岁半了,都会跑了。此时见到杨霜有些很生分,吓得躲在秦仙语的身后看着杨霜。
“我回来了!”杨霜上前,一一和她们拥抱,几女高兴的热泪盈眶。
杨霜笑道:“这次是最后一次领兵出征了!我保证!”
而后,杨霜蹲下来,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杨景锐,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然后把他抱在怀里,笑道:“景锐,我是你爹爹!”
小家伙虽然认生,但毕竟年纪小,稍微熟悉后,就赖着杨霜不松手,紧紧地抱着杨霜。
这让杨霜倍感愧疚,所以一直抱着他,不舍得撒手。
至于另外两个孩子,粉嘟嘟的,咿呀咿呀,非常可爱。
杨霜回到东宫,陪着他们聊了一会,正准备去拜见隋皇时,却没想到隋皇竟然来东宫了。
诸葛琉璃三女拜见隋皇后,便抱着孩子退下。
“儿臣该死,未能及时去拜见父皇!”杨霜连忙行礼。
隋皇杨简挥挥手,笑道:“我知道你刚回京,思念妻儿,又知道你要进宫见朕,所我朕先来了,你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在细聊。”
“是!”杨霜点头应道。
不过杨霜还是把此行征讨魏国的过程简单说了一说,主要还是魏国的现状,说完后,隋皇便离去。
杨霜则逗着儿女,一家人吃了一顿温馨的饭菜。
次日,杨霜才入宫,拜见了隋皇。
“灭掉魏国,我儿居功至伟啊!”见到杨霜,隋皇杨简称赞道。
杨霜谦逊道:“这是大隋将士的功劳,儿臣不敢居功。”
“若是没有火药,岂能釜底抽薪般灭掉魏国的文武大臣,岂能炸死张辽等将领?如果没有火药,大隋想要灭掉魏国,最起码得三年以上的时间!现在只用一年,超乎我的想象啊。”隋皇感慨道。
杨霜笑了笑,便没有继续反驳,的确是他的功劳最大。
而后,杨霜又把魏民的情况和疆域内的情况禀告了隋皇,两人讨论许久,制定了大致的政策,尽快将魏民同化。
“对了,你在征讨魏国的这段时间,唐国内也发生大变故!”隋皇想起一事,便将王珪送来的最新密报交给了杨霜。
杨霜连忙浏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