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青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更】第143章 一坛酒一首诗,浮生一梦醉烟波,退步青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急,诗酒不分家,暖酒入怀,自然诗文易得。”
韩墨儿斜靠在几上执起酒盏,饮了一口后轻启朱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言毕,韩墨儿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执盏再问青天“能饮一杯无?”。
唇间半笑未笑,眼眸半睁未睁,恣意风流之态不足言表。
尉迟轩身边坐着一位丹青国手,见此景目瞪口呆。
回神儿后跌跌撞撞地跑到高台之边,在誊录的宦官手中抢过一纸一笔。
回来扶在案上寥寥数笔就韩墨儿饮酒之态落于纸上。
此人不愧被誉为国手,风神韵态无一不佳。
纸上之人既有倾城佳人的娇憨,又有饮者疏淡潇洒的韵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国手颇为得意,举着画端详,赢得了不少赞叹。
四周之人赞声还未消,国手身前便站了一人。
寒日中的礼王更显清傲冷肃,他伸手将国手手中的画抽走。
在大家木楞的神情中淡淡地说了句“多谢”,转身坐回自己席位。
画被礼王收入囊中,国手心中不是滋味亦不敢言。
只能怨恨地搓搓手,向宦官又要了几张宣纸,以待灵感再至时多画几幅。
这个可怜的人现在还不知道,他今日画了几幅,就让礼王夺了几幅。
不过礼王府事后送来的孤本残卷倒也算是抚慰了他受伤的心灵。
韩墨儿的诗一出,现场观众分化两派。
后面看热闹的百姓纷纷议论:“这诗好不好啊?有那个公主的诗好吗?”
“谁知道啊?不过我看挺好,诗文不就讲究个对仗吗,你看红对绿还挺工整的,应该挺好。”
“别管好不好,咱们就夸好就得了,来一起喊起来,好诗!好诗!”
“好诗!这诗真好啊!”
而另一群人口中复述着诗文,咂摸着诗意。
待咂摸过味儿,双手一拍,才高声而赞:“好诗!好诗!”
“此诗清新朴实,温热明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
“是啊,初读一般,再读生香,三读便妙不可言,语浅情深,言短味长,这正是此诗令人动情之处。”
“最绝的就是最后以问句做结尾,轻言细语,嘘寒问暖,语言简练含蓄,又余味无穷。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小诗。”
有人犹爱此诗,高声问道:“敢问礼王妃,此诗何题?”
韩墨儿一怔,这诗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但此时并无刘十九,自己的故人中也无此人,这题目就会显得怪异。
韩墨儿微微抬头,扫了一眼尉迟轩,见他正襟危坐低头饮酒。
韩墨儿一挑眉,吐出一言:“题为问君”。
问君可还念我?可还怜我?
可还能共剪西窗烛,共饮一杯酒?
“问君”一出,尉迟轩的持着酒杯的手在空中停了一停。
他抬头,目光与韩墨儿相接。
两人眼中均挟着山海难平的情愫。
一瞬便又都移开了眼,像两个相斥的磁场,永远走不近彼此。
众人还在议论,一个小厮将誊录的诗词匆匆送到一架马车之中。
马车中围裘抱炉的秦怀礼接过一看。
捻着胡子默念了两遍“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他将诗文小心地收入怀中,挑开棉布帘子,看向台上的韩墨儿。
小声的嘟囔着:“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韩守正啊韩守正,我何曾不想寻这样一个时候,你我二人一诗一酒论英雄,可是你却走得那样急,我回乡守孝三年,再回来时你却已是一抔黄土之下的白骨,一块石板之上的名字,你我相约的这杯酒终是没有喝上。不过现在我倒是想与这孙女共饮一次,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你当年的风采,老韩啊,你养了一个好孩子!”
两首诗分别送入评定者案头之时,韩墨儿与君和公主已经饮尽第一坛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