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和离】2
今夕何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5、【和离】2,男配总怕我祸害他兄弟(穿×重),今夕何如,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萧旷问:“令秋,你觉得他是这意思?”
于令秋摇摇头:“这只是在下的猜测而已,苏学士仅仅只是弹了首曲子,未见得就有此意,但这也可能正是此举高明之处。”
萧旷不由沉默。
苏若川上门弹了首曲子,听曲的人若是有心,便会有感,若是无意,则曲终之后,什么把柄都不会留下。
就如阿瞳的药一样,换的毫无痕迹,即使疑心是他,却找不到任何相关的佐证。
沉吟片刻后,萧旷道:“阿梨,还要请你去办一件事。”
阿梨点点头,仔细听着。
-
隔了一日,苏若川再次登门,不久后琴声响起,清脆活泼如泉水淙淙,穿石而过,忽而又铮铮如峰岭拔地而起,巍然高耸。
山水对答,相映成趣。
于琴声中,沈童能听出高山流水之音,惺惺相惜之意。
第三次他来,那琴声悠缓深沉,缠绵悱恻,低徊婉转,不知怎地就勾起了她的思念怀恋之绪。
苏若川告辞之后,她忽然惊觉,自己竟然开始期待他下一回来时会弹奏什么曲子了。
也许第一天的雁落平沙本身并没有什么深意,纯粹是她想多了。但这些琴曲又的的确确是弹给她听的,是专为她而抚的。
她能感觉得到苏若川想表达的心意,以及那份关切与投入。但这只会让她更为心烦意乱。
那么多天了,苏若川来过几回,阿梨就出去过几次。可那边却一直没有什么反应。
他甚至没有回来取过东西。
-
沈童唤来冯嬷嬷,对她提起自己有回京的打算。
冯嬷嬷吃了一惊:“回京?您的身子还不适合走远路啊。”
“再休养些时日也就差不多了。何况回京去是坐船的,一路上没什么颠簸,和休养也差不多。行长途要做的准备不少,嬷嬷可以收拾起来了。”
冯嬷嬷却发愁地摇着头:“如今这种情形回京不妥啊……”
沈童挑起眉梢:“如今这种情形,是指和离的事吗?我随夫远嫁浙东,如今却孑然一身回京,嬷嬷是怕遭人取笑还是非议?难道我就因此一直不回娘家了?”
冯嬷嬷叹了口气:“就是不论和离的事,您的身子也还需当心着,万一路上有点什么事,现找大夫也来不及啊!”
“嬷嬷不愿替我做准备,也只有我自己来收拾了。”沈童说着便让琴瑟再去唤两个丫鬟过来帮忙。
“哎,老奴不是这意思,让老奴来收拾吧,您别累着。”冯嬷嬷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只能先应承下来,“回京城那么远的路,不是打个包袱说走就走的,老奴总要花些时间准备。您还是先歇着,把身子养好透了咱们再上路。”
-
隔了数日,苏若川再次来访。
沈书岩迎出来,见苏若川的随从已将琴案摆好,正在解开裹琴的包布。
他急忙道:“先生,我没时间学琴了,您不必再教我。我和姐姐打算回京城去了。”
苏若川眉梢微微一跳:“要回京城?你们打算何时出发?”
“这个……还没定,不过是迟早的事。学生没什么天分,这么短的时间里肯定学不好琴的,就不希望先生这么辛苦地来回了。”
苏若川垂眸淡笑:“那就让苏某弹最后一曲吧。”
-
沈童是叫沈书岩去回绝苏若川的,没一会儿却听琴声再度响起。
起调低沉缓慢,一弦一声饱含深情,时而悲凉苍悠,时而又深沉哀怨。
胡笳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被匈奴所掳,不得不嫁与胡虏,生儿育女。一朝汉使来访,用重金赎她回乡,但她却要与儿女分离,此生再无相见之机。
一边是魂牵梦萦整整十二个春秋的故土,一边是依恋着她的亲生骨肉,不管舍弃哪一边,都是要把心生生地剖去一半,那剜骨剔肉的痛楚几乎要将人撕裂。
苍凉而哀痛的琴声,直扣心弦。
沈童闭上眼眸,直到琴音杳然,两滴泪水自眼角无声滑落。
-
日暮时分,萧旷回来了。
沈童正是心情低落的时候,一听丫鬟通传,便让琴瑟把屋门闩上。
没过一会儿,一道身影出现在窗外。
窗棂上的白纱半透,被夕阳映得发黄。他在窗外唤她:“瞳瞳。”
沈童靠在床上背朝外不理他。
萧旷又唤了几声,她始终不理不睬。窗外便安静下来。
安静持续的太久,沈童终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夕阳西沉,光线变得越加朦胧微弱,但窗纱上映着的身影还在。
“你我已经和离了,你还来做什么?”
“谁说我们和离了?”
沈童:“萧旷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赖了?你亲笔写的和离书还在这儿呢!”
“和离书?什么时候的事?”
沈童:“……”
她一摸枕下,空空如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