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仨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远,纳米崛起,岭南仨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国盛点了点头:“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三天后,重新调整的东方超环,这一次进行等离子体运行实验,果然经过微调后,这一次等离子体运行得更加平稳。
不过运行时间,仍然维持在2400秒左右。
原因不是等离子体失控,而是环型真空腔的内壁,承受不了高温等离子体的热辐射积累。
虽然磁场束缚,可以避免高温等离子体与内壁材料直接接触,但是如此高的温度下,多少有热量会传递到内壁材料上,逐渐形成积热。
时间一长,内壁材料肯定扛不住的。
看完了这一次实验的数据,黄修远揉了揉太阳穴,叹了一口气:“可控核聚变任重道远呀!”
“确实。”李院士深有同感。
黄修远的磁场协控系统,虽然延长了等离子体运行时间,但内壁材料的问题,绝对是一个大难题。
无论是耐高温,还是抗中子照射,都对内壁材料待要求非常高,现在还没有进行真正的氘氚核反应,没有热中子产生,不需要考虑抗中子照射的问题。
一旦进入真正的核聚变实验阶段,单单是那无法控制的热中子,就会让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迅速下降。
这也是未来,第一座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投入使用后,一直无法真正商业化的原因。
除非采用氦3—氘作为核聚变原材料,问题是蓝星本身的氦3非常少,要去月球开采,当然水星也有氦3,丰度还是月球的9倍左右。
大家都知道氦3好,却很少人知道氦3的反应条件更加高,需要更高的压力和温度,反应温度至少15亿摄氏度起步。
现在人类连最容易的氘氚核反应,都弄得不上不下,就更别说难度更加高的氦3—氘核反应了。
而且从宇宙整体元素丰度来看,氦3的含量非常稀少,氦3是恒星核聚变反应的副产物,月球和水星上的氦3,就是太阳风带来的。
暂时作为初级星际文明的过渡还可以,如果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月球和水星上的氦3资源,最低只能支撑人类300~500年时间,甚至更加短。
为什么这么短?
很多科普文章上,不是说月球上的氦3资源,可以供应人类上万年?
这个所谓的上万年,是以人类目前的能耗计算的,而进入星际文明后,单单是宇宙飞船之类,都要消耗庞大的能量。
如果按照社会发展,加上晋级星际文明后,生产力的大爆发,人类的单位能耗,肯定会成百上千提升。
因此太阳系内的氦3,只能作为一种过渡。
真正可以长期作为核聚变燃料的原材料,其实是氘,既难度介于氘氚(dt)、氦3—氘(dhe)之间的氘氘(dd)。
作为氢的同位素,又是可以长期稳定存在的同位素,氘在宇宙的丰度非常大。
蓝星上海洋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氘,而体积惊人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同样蕴含有丰富的氘。
因此氘氘(dd)才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但是氘氘和氘氚一样,都会产生密集的热中子,对内壁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黄修远苦恼的说道:“材料!材料!我们需要可以解决热中子的材料。”
李院士也下定决心来:“我打算找其他几个搞托卡马克的老家伙,说一下东方超环的情况,我们联名上书,一定要加大抗中子照射的投入。”
“只能如此了。”黄修远点头同意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