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0章 成交,重生之古玩人生,七耳,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不知道这个男人是为了点什么来他们凹晶溪馆的,但是毕竟开门做生意,肯定不好拒人千里之外。
“好,那我先看看。”
说着张成做到了一边的凳子上,随后拿起了那只兔毫盏,认真地打量了起来。
兔毫盏,其实现在仍旧能够找到所在的地点,位于东南方向仍然可以找到当时烧制这东西的古窑,烧制出来的正是这种黑色的釉瓷。
“建阳窑的东西?”张成开口问道。
这窑是宋代的遗留至今的名窑之一,也被称为安窑、乌泥窑,开始于晚唐,兴盛于宋代,一直到了元代完全衰败,主要就是用来烧制一些青色、黑色以及白色釉瓷。
建阳窑烧制中小碗是最多的,大部分都是胎骨呈现乌泥色,釉面也有很多条状的结晶纹路在上面,看起来好像兔子的毛那样柔软细腻,所以才被称为兔毫盏。
当然也有经过烧制以后会形成鹧鸪斑或者银星斑的艺术品,也是非常得别致美观。
仔细凝视着釉下的毫纹,应该是利用酸性有料吼所形成的酸化痕迹作为装饰的,加上建阳窑多用仰烧,釉水下垂的方式来烧制瓷器,所以大部分成品都是口缘釉色浅,釉水下沉,别有一番特别的风味。
当然由于器壁的倾斜程度多有不同,在烧制的过程中流速很快,所以形成的纤细毫纹一样不少,而那些流速稍慢上面的纹路就会相对来说有点粗,就成为了兔毫之状,因为速度快慢的不同所以纹路自然也会呈现出差异。
和其他的瓷器一样,如果可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那自然也是官窑出来的贡瓷。?0?2?0?2?0?2?0?2
在最早的时期,这种黑瓷其实并不受到主流的欢迎,它的兴起也是因为当时时代需求。
“真的会有人喜欢这种黑亮的瓷器么?”杨柳青看着张成手里那黑黢黢的小碗,脸上露出了一股耐人寻味的表情。
“这种黑瓷其实实在宋朝的时候才逐渐兴盛起来的,因为宋代人们对茶饮用的习惯已经由煎到点,由此盛行了一股斗茶的风尚。”
张成看着那小子认真地解释道:“所谓的斗茶,
其实就是以茶作为斗争的手段之一,这并不仅仅是判断茶的品质的一种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可以让精神活跃的艺术化的茶事文化。”
“所以是为了看出这茶的颜色,所以才用黑色为衬?”杨柳青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真的就是这么认为的,以古人无聊的程度做出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了他的说法,张成还真的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似乎在说确实就是这样。
“因为斗茶文化的兴起,为了衬托出茶汤以及上面会出现的水痕,许多人才大仙了这胎厚又保温的黑釉兔毫盏,一时间成为了当时士大夫等文人骚客之间的盛行之物,许多与茶有关的诗中都有可能找到和兔毫盏有关系的诗句,所以这东西才闻名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