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拉夫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北京站,重生之大建筑师,比拉夫大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运气好,上车后补到卧铺票了!”林楼拿出了自己的硬座车票作为凭证,现如今清华大学的学生毕业后要是进入体制内的话,一般多是部委或者其他重要机构,有干部年轻化和学历化两项政策护航,升到县团级的希望的确很大,不过现在他们还都是普通学生而已。
“运气?”开学季出行高峰期还能补到软卧票,这恐怕不仅仅是运气吧?那两位虽然心里不信,倒也没多说什么,没来得平白无故得罪人,于是很快就转移了话题,“清华大学好啊!你们俩是学什么专业的?”
这两位都是去北京开会的干部,是各自单位的佼佼者,文化水平不低,人情世故、言辞谈吐各方面都不缺;而林桥在北京读了四年书,对北京很多事情都很熟悉,林楼见识广博、同样善于言辞,这样四个人凑到一起,交流就很愉快了。
这一时期的火车速度太慢,从南江到北京的旅途十分漫长,在火车上待得太久难免有些无聊,能遇到合适的聊天对象实在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所以四个人天南海北地聊了一路,累了就上床眯一会儿,醒了继续聊,不知不觉就到了北京。
“两位林同学,这是我单位的电话,日后到了广州千万记得给我打电话。”火车到站,这两位还有点意犹未尽,火车到站之后,连忙交换联系方式,这一时期很多人脉就是这样搭起来的,有那些能说会道的,往往一趟火车坐下来,就能多上几十号朋友。
“一定一定!”林楼也把林绳斌办公室的电话留了下来,这两位一位叫孙庆山,在广州市政府工作,一位叫陈吉章,在泉州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将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他们的地盘了,多个熟人总是好的。
“我单位在北京有办事处,他们带了车来接我,要不我送送你们吧?”陈吉章指着站台上的接站牌说道。
“不用不用,我还想好好看看北京站,毕竟我是学建筑的,看到这样的经典建筑肯定要学习下。”林楼婉拒了他的邀请,一来刚认识就占人家便宜有点不好,二来他也真想认真看看北京火车站的布局。
虽然他在后世的时候多次来过北京站,也专门进行过写生采风,但日后的北京站和现在的北京站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北京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兴城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建国前一天改称“北京站”。
最早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是英国人主持修建的,被设计成了欧式建筑风格,为了平衡中国人的情绪,也体现了某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中国早期铁路建筑的代表作。
这一火车站见证了许多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就是从这里启程运往南京的;“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组成的“南下救国团”,也是从这里出发投入抗战的;1949年国庆前夕,教员曾在这里迎接北上的宋庆龄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