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肝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4、第一百十四缕光,大祭司,老肝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祁辛黎一路风驰电掣,直达极地南洲。
风雪漫天,冰原上有人组成长队挥舞着手电,零星的光芒点亮极夜,也给祁辛黎明示了降落地点。
他将私人机稳稳地停在冰雪中,随手披了件大衣往外走,似乎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对他毫无影响。
而事实确实如此,低温也好,极夜也罢,并不影响他的体温和视力。哪怕没有防冻防寒的全服套装,祁辛黎照样健步如飞、头脑清明。
他是第一个意识到“命运共同体”概念的人,也是第一个将极地和界门联想到一起的人。毕竟极热的火山会喷出怪物,没道理极寒的冰盖就不出问题。
而要是极地也出现了界门,那么这里将是人类防御最薄弱的地方。若是不能仔细筹谋,千里之堤怕是得溃于蚁穴。
因此,祁辛黎来到极地只有一个目的,他要证明自己的猜想,再以实打实的证据向全世界发出警告、请求支援。
运气好些的话,没准第一支联合军队会在极地诞生。
只是,他料想南洲出了事,却想不到这事竟如此严重。严重到引导他飞机降落的光线不是从灯塔射出,而是幸存者们用手电构筑的光网。
是的,幸存者。
在全世界忙于抗击各自土地上冒头的怪物时,遥远的南洲也在经历它的恐怖。四月份的南洲极夜,尤其是最近半月,每分每秒都很难捱。
祁辛黎见到了中洲的同胞,也见到了别国的人员。他发现他们放弃了各自的据点,只新辟了一块冰原安营扎寨,还将武器和食物全部集中起来。
这很罕见。
众所周知,南洲无人居住,古来被称为“净土”。这儿的生灵多是企鹅和海豹,剩下的才是后来“加入”的各国军人和科研员。
他们共同研究和开发南洲,又兼有国与国之间的矜持,平时的关系谈不上僵硬,但也说不上亲密。换句话说,各自为政是常态,合作共赢很少见。
可现在,他们不仅住在一处,还制定了守夜的轮班表。甚至,他们整合了战斗队伍、情报人员和后勤小组,一直守在南洲没有挪过窝。
在他们身上,祁辛黎看到了“共同体”成型的可能。
于是,他掠过无用的寒暄,单刀直入:“我是中洲编号8的觉醒者·祁辛黎,请告诉我,极地出了什么事?”
如今,“觉醒者”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
很多人本还不满为何支援的不是军队,而仅仅是一个人,可当看到祁辛黎轻装上阵,暴露在极寒环境中却没有半点不妥时,他们就明白——觉醒者很强,传言不虚!
很快,中洲的同胞上前,特别认真地陈述了南洲的异常:“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一月之前,是三月中下旬阶段。那时,各地界门的共振频率在延伸,伦多刚火山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方。
同样的,极地南洲也是受害地之一。
在低频负能的振动下,南洲的冰原中部塌陷,凝成了一个梦幻般的蓝色湖泊。
初始,众人以为这是因为“全球变暖”的缘故而导致冰层融化,进而吐出了尘封几千年的奇怪藻类或毒物……这可不是小事,万一有毒物质顺着海水进入了生态圈,或许会对万物造成极大的破坏。
为此,他们第一时间组建了队伍前往探查,却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那片湖泊像一条通道,链接着另一方空间……
在南洲的极夜笼罩下,一切尽是漆黑,唯独那片大湖散发着幽蓝色的光,像极了一大块失落人间的蓝宝石。
它极美,如星空夜幕,如浩瀚银河。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忍不住为它心神摇曳,赞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究竟得多么鬼斧神工,才能打造出一个发光的、不会结冰的湖?
人类无法拒绝美丽的事物,他们遵循着本能靠近湖泊,却发现泛光的波纹下,游弋着一只庞大且色彩斑斓的水母。
“我们以为那是极地最美的生物……”中洲同胞苦笑道,“但没想到,那是我们的催命符。越漂亮越危险,第一次接触,我们付出了17条生命的代价。”
且,没有将它消灭。
“那片湖就是一面镜子,当‘杀人水母’爬上岸的时候,像是顶开了一张跟镜面质地类似的薄膜。它上岸后,开始猎杀人类。”
“我们知道它是怪物,所以,我们不能让它活着走出南洲。之后,西斯里先生淋上了油,诱导怪物吞下了自己,再在它腹中引爆……”
“那一晚,这片净土统共阵亡了36名英雄。”
遗憾的是,彼时各大洲自身难保,除了中期送来了一批支援和物资,之后只能勉强维系着联络。据说,遣来的飞机无法越过被命名为“鬼域”的地方。
而他们守着南洲,期间硬生生靠脑子干掉了第二只怪物,终于在今天等来了一个觉醒者。
“你来之前,第三只怪物已经出现了。”同胞说道,“你能想象吗?那竟然是一个跟人类没什么差别的‘女人’,只是它的皮肤是深蓝色。光是远远地看一眼,都感觉很压抑窒息。我们一度以为自己要活不下来,结果——”
“天边划过两束光。”他比划着手势,“好像是黑红白三色,然后就是轰隆一声,冰原裂开了万里,那‘女人’立刻消失不见了。”
祁辛黎:……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哪两个干的。不过,很明显极地还没得到这个消息,看来他们的通讯设备也出了问题。
闻言,祁辛黎道:“私人机上的设备你们随意用。”
“但现在,先告诉我那片湖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