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孙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8、第 218 章,粮食危机[末世],齐氏孙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算出了这里,最后都到过哪儿都想不起来也没关系,至少来过。
祝炎拉了一把项骆直奔一家周围最大的商场进去。然后走马观花的从楼下一楼一楼的走上去。这里有独立的发电机,所以里面末世前使用中的光照、电梯等全部都在运行。
不过抬头看就会发现,照明的灯明显大半都被拆卸下去了,差不多五六个位置才有一个灯。
不过这样的照明也刚好能够看见每个地方,不会太刺眼,也不会太暗。
里面是有空调的,只是空调开得不是很低,并不会多么凉爽,但比外面的炎热好太多。
这里头绝大部分的商铺都在招标之中,每一层都跟末世前一样有不同的主题种类,而且每一层都有一名穿警服或是军装的人带着一队穿着保安制服的人来回巡逻,里头虽然算不上人声鼎沸,却也热闹非凡。
项骆道:“咱们那边,我记得以前也没这么多人。还是说因为这边是京城,所以这么热闹。”
祝炎道:“倒退十年咱们那边一样热闹。还不是网商给降维打击了。如果咱们那边也开放了这样的地方,不会比这边差太多,最多是花样少一点。参考市场,现在市场不就比过去多了吗?”
就像网商打击了线下,外卖打击了泡面一样。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不用面对商家。不用因为脸皮薄而被当羊宰,更不用担心瑕疵品退换货带来的纠纷维权问题。是个人都会选择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
只是显然,显然网商一时半会儿的崛起不起来了。
这里虽说是店面,其实比摊子好不了多少。最多是环境更加干净卫生且优美了,货物也更加齐全了。第一层没看见什么喜欢的,多半都是女士用品。虽说有心给村里处的好的或是亲戚买点什么,可他们到底不懂,也不着急现在就买。只是瞧着其中好几家做缝补生意的,门口还放了几张修复过的照片。破掉的衣服经过他们的修补几乎看不出什么来,远比在自己家打个补丁瞧着要体面太多。
也许正是戳中到了大家的需求,这类商店人还不少。
祝炎贴近项骆道:“我听说老北京之前有个行当就叫补穷。一般就是路边给穷人家缝补衣裳。价格便宜,而且补的人家基本都是专做破烂的普通人。”
现在又兴起了类似的产业,自然是时光的一种倒退。
“不是特别一样。以前回去找人缝补的,基本都是家里没女人做针线活。或是上工离家远需要尽快修补的。现在的话……多半是几乎没人会使针线活了,自己凑合着弄又挺难看,所以才有人找到商机。”
“现在以前的衣服应该还有吧。”至少老家那边市场上最不好卖的就是以前的衣服,因为太多了,就算有人买,在那么多的服装面前也是卖的比买的多。在吃饱肚子都相对困难的时候,根本没人会在意自己穿什么。真破了,打个补丁就好了。日子都困难,谁也别嫌弃谁。
项骆只道:“谁知道是不是把以前的衣服集中起来做别的了。或是干脆就是当前节俭的人太多。毕竟不是哪儿的人都像咱们那边讲究穿什么。”
东北可能是重工业发展的比较早,人们条件在当年提升的较快。所以在穿着方面是很讲究的。一直穿到现在,上一辈依旧觉得人宁可吃糠咽菜,也要有一身能见贵客的好衣服。这既是自身的体面,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所以再困难,逢年过节也要买一身好衣服。
不过除了过年以外,现在的东北衣服卖的也不是很好了。
只是好像出了东北外头很少有类似想法了。这种服装文化,就跟末世前女孩儿见人必须化妆以示尊重的说法差不多。认同的人奉为圣经,不认同的人觉得脑子有坑。
除了服装和缝补的,还有一些自制一些玩具小玩意的,比如碎步缝制的布娃娃、毛线编织的袋子一类。做工多半都很精良,看销售的价格还不高。
项骆一眼看见了一只简单又可爱的小黑猫,摸一摸用料不是很好,不过里面的料塞得很紧实,一双小眼睛做的狡猾又可爱,项骆回头看看玩偶看看祝炎,来回看了几次,越看越像。
祝炎瞧见的是一个刺绣的小荷包,也可以说是福袋,小小的一个。店主正热情的给他介绍着。
“这福袋是我跟我婆婆自己修的。我婆婆是正经学过的,手艺可好了。里面放的桃核,赈灾还辟邪。你家里要是有好玉还能放里头,消灾解难的!”摊主一看二人就知道他们是能消费的主。而且显然祝炎拿到的更值钱。
祝炎回头对项骆晃了晃。
“这个带着挺麻烦的吧。”项骆道。
店主忙到:“这有什么麻烦的,要是觉得挂在脖子上麻烦,也可以挂在腰上,或是钥匙扣、车钥匙上,都是一样的。反正也不大,随身带着出门在外要个安心。”
祝炎挑眉:“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是本地的?”
店主不好意思的笑一笑:“听口音呗。而且你们身上带着沐浴露的味儿。说实在的,这现在还真不是谁都消费得起的。能消费的起这个的,要是以前就在城里,怎么不可能过来逛逛。要是逛过,我肯定有印象。”
长年做生意的人家认人都是非常准的,这也坚定了他们能卖出去什么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