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岛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前传第十三章 痴剑断肠,搜剑问道记,囚岛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夏去秋来。自平天道之乱被平定,大虞这条苍劲的巨龙,又恢复了它往日的沉睡。
十月初三,山下火,岁煞北。
高平郡,位于大虞西北边缘。千秋乱世时属武国版图,武朝立,改建置为郡。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由于河水切割、冲击,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
西北有一山,峰峦叠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异常秀丽。因百年前有僧人从西而来,于此地传佛建庙,以梵文“须弥”称之,意为“宝山”。
须弥庙建庙百年,有老僧二十人,青年僧人五十人,小沙弥二十人而已。因地处偏远,是以香火不兴,倒是少去了尘世纷扰,上下均持心修佛。主持为经无大师,精修佛法,天下闻名。
如今须弥山却迎来了不速之客,须弥庙主持经无大师亲自逢迎,因其客身份地位之尊贵,足以让这位枯坐孤禅多年的惴惴惊惶。
只见一人身披九龙黑袍,头带十二珠流苏冠冕。相貌堂堂。鼻子高挺,眉头微皱,瞳仁闪烁着锐利的光彩。
此人正是大虞天圣皇帝。
天圣帝端坐于玉辇,辇高一丈,盖高两次,由三十六人抬起,一红衣宦官举着两丈高的伞盖紧随其后,端是庄严威武。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中,一行人终是来到了须弥庙前。
见如此阵势,经无大师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方外之人,不知吾皇来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红衣宦官说道“吾皇莅临小庙,当是汝等荣耀,何以只有你一人迎接?”
经无大师说道“须弥庙众僧修佛,皆远离尘世,惟有老衲六根不净,当是身坠六尘。”
未想这老僧竟出此话语,红衣宦官即可喝道“大胆,竟对吾皇不敬!来人,将此无君无父之人拿下!”
一群紫衣宦官即刻将老僧围住,正要动手。却有一威严的声音从玉辇中传出“慢着,陈文庆,你怎可对经无主持不敬。大师虔诚向佛之心,让朕也是颇有感触啊。”言语中似有奚落之意,陈文庆忙挥手让手下退去。
只听天圣帝在车辇中说道“朕有感于佛法博大精深,使人持善从德,欲大兴佛教以教化万民,可乎?”
经无大师回道“吾皇圣明,倘若能弘扬我佛,普渡众生,老衲必不推辞。”
天圣帝说道“大师深谙大义,朕很是佩服。朕欲将须弥庙改为须弥寺,建佛塔无数,为佛祖铸金身,使须弥寺成为万民朝拜的佛门圣地,如何?”
经无大师喜道“若是如此,老衲感谢吾皇之恩德,万死不能辞也。”
天圣帝说道“好,不负朕之用心。须知谛大师,与经无大师交接吧,以后须弥寺便由你执掌。”言迄,竟径自乘玉辇离开了。
这一变故让经无大师猝不及防,却见一高瘦僧人,身着一件朴素的袈裟,面目和善,躬身向经无大师行礼道“须知谛参见经无大师,经无大师愿改须弥庙为须弥寺,弘法普渡,大功德于佛门。今后小僧执掌须弥寺,还望大师多有指点。”说着双手合十,深深行了一礼。
经无大师变色道“我何曾答应让出须弥庙了?”
须知谛说道“请问主持,可曾答应吾皇改庙为寺之意?”
经无大师说道“方才老衲确是答应了,可是……”
须知谛喝道“既是答应,又做甚反悔,大师先前自谦六根不净,原非是自谦,而是实情哉?”
经无大师隐约知道其所想,当下便直言道“建寺可,然如此巧取豪夺,未免失之无道。”
须知谛忽笑道“小僧原以为大师悯天忧人,欲弘佛法以普渡众人,原来也是一个欺世盗名之辈。”
饶是经无大师雍容大雅,被须知谛如此侮辱,竟也有了几分火气,立即说道“老衲不欲言语,只望这位大师好自为之。”
须知谛忽道“你学佛?”
经无大师回道“老衲学佛。”
须知谛说道“佛可欺乎?”
经无大师答道“佛不可欺。”
须知谛又问道“佛可欺人乎?”
经无大师答道“佛不可欺人。”
须知谛摇摇头道“佛虽无欺人之心,为人看不透,佛成欺人去。不能道佛不欺人。若透得佛过,此人胜似佛也,始是体得佛意,方与佛祖同。大师修佛数十年,竟不知佛我与共,悲矣悲矣。”竟径自下山了。
听此一言,经无大师如遭雷击,喃喃自语道“佛欺乎?我欺乎?佛我乎?”思忖间竟觉陷入魔障,数十年精修的佛理似已坍塌,转息间似乎老了几十岁,神形枯槁。
是夜,经无大师圆寂。翌日,须知谛执掌须弥庙,改为须弥寺,驱赶余下僧人去后山修建佛窟,命之曰佛窟不修万座佛像不得自由,此为万佛窟之始。
十月初九,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有血光,忌远行,宜诵经解灾。
须弥山北麓,峡口山畔。
一位女子立于山口,夕阳西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她的脸庞也消融在这暮色中。
她默默看着另一座山口,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站立其上。他每一处肌肉都恰到好处,恰似一尊古铜雕成的人像。
女子是已经怀胎六月的魏絮。男子自是剑神凌无垢。
只是凌无垢却无一丝人情味在身,他的眼中只有剑。
他原本就是一柄绝世好剑,自小便痴情于剑,专求于剑。但是他却有一个尚在孕育中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