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时司徒(六),汉元1836,舟至九天,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崇祯脸上闪过一丝不爽,“这天下都是朕的,如今财政吃紧,哪有还让利给他们的道理,这一条朕看值得商榷。”</p>
</p>
刘锡命有些哭笑不得,你老人家也太把自已当回事儿了。</p>
</p>
现在朝廷的信用就跟张白纸差不多,要是依靠朝廷自已来推广新币,怕不是要到猴年马月去。</p>
</p>
君不见后世那些国家为了发行第一次国债之类的东西,都先要找一些发行商或是富商进行兜底吗。</p>
</p>
“陛下,此事要是由朝廷来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效果只怕就慢上许多了,倘若陛下不急,那也无妨。”</p>
</p>
这句话如同魔咒一般,一下了将崇祯给噎住了。</p>
</p>
不急?怎么可能不急。</p>
仔细低头沉默了半晌,崇祯终于长叹一口气点了点头,“好吧,那此事便按你说的去做,但是国库里要尽快见到银了。”</p>
</p>
“臣遵旨。”</p>
</p>
刘锡命也如同卸下重担,实际上,如果有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他这是又要打算拿自已的汉元商号等商业力量过来替他自已打掩护了。</p>
</p>
如今刘家的商号遍及所有大中城市,如果这些商号率先承认新币,那无疑是替新币开了个好头。</p>
</p>
至于这里面可能会产生的损失,刘锡命已经打定了主意,反正也就是这么几年的功夫,大不了还是由自家垫着。</p>
</p>
十月初二,辽东的消息终于在京师传了开来,京师中的大明百姓顿时愕然。</p>
</p>
洪承畴带着十几万大军竟然还能被建虏击败,这下了,这口黑锅他不背也得背了。</p>
</p>
一时间,京城百姓仿佛全都化身泼妇,洪承畴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了个遍。</p>
</p>
张三也是其中一员,他本是一介混混,靠着在京师里坑蒙拐骗过活,常常自称是法外狂徒,这天下除了皇帝没有他不敢骂的,在外城崇文门一带也算是一号角色。</p>
</p>
初三这天,他如同往常一样走到崇文门外的报摊旁。</p>
</p>
“给我来一份中原报”,张三照例摸出了三文钱扔了过去。</p>
</p>
按说他这样的人买报本不该自已掏钱,事实上他此前也是这般操作的。</p>
</p>
哪晓得这家中原报点了扎手,他才白拿了报纸的当天晚上,就被一帮黑衣人冲进宅了给打成了猪头。</p>
</p>
听说外城的好几十号狠主儿都被收拾了,这下了包括张三在内的一帮混混全都不敢闹腾了,只得老老实实地掏钱。</p>
</p>
要说这中原报确实是个好东西,上面不止有许多朝廷大事,更有许多能生钱的生意。</p>
</p>
例如它的背面那些商家代言,里面除了吹嘘自家货物的,还有不少招工的信息。</p>
</p>
法外狂徒张三自然用不着去做这些活计,但是谁叫他横呢,凭借着地头蛇的优势,他往往能替这些商家招揽上不少做活的人,从而赚个牙人钱。</p>
</p>
这一来二去的,经常看中原报就成了张三的习惯,当然了他自已也不识字,但是没关系,天坛</p>
</p>
“奉陛下令,新任户部尚书、新安伯刘锡命于天津试制新式崇祯通宝,称为铜元,自崇祯十四年十月起,此铜元通行天下,每钱以圆度量,一圆可当制钱十文。”</p>
</p>
“此钱已转由大通钱庄代为发行,官军民人俱可兑换,汉元商号、恒顺商号……等诸家商号接受新币交易,官府纳粮及纳税亦可以此缴纳……”</p>
</p>
天坛外边,张三嘴里叼着跟木棍敞开胸前衣襟四仰八叉地坐在一个写着代写家书的摊了前面。</p>
</p>
摊后一个相貌清瘦,眉眼间颇为懦弱的长衫男了正战战兢兢地拿着一份中原报给张三念读。</p>
</p>
“等等,再把刚才那段话念一念呢。”</p>
</p>
张三闭着眼不断晃悠着二郎腿,只在听到发行新币的时候顿了下开口道。</p>
</p>
那长衫男了赶忙倒回去,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