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海权 十二,汉元1836,舟至九天,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九月十三日,郑家集结了自家的大部分兵力,共计兵马两万余人,带领着大小战舰三百余艘,浩浩荡荡地朝着基隆城而来。</p>

</p>

这支巨大的舰队先是在澎湖进行修整,而后一路沿着大员向北挺进。</p>

</p>

台湾南部虽然基本被荷兰人控制,但是郑家依旧将汉人村庄控制在手,同时在台中还控制着北港,便于他们进行补给。</p>

</p>

见到如此大规模的舰队出动,热兰遮城和赤嵌城里的荷兰人全都吓了一跳。</p>

</p>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湾的第五任司令官约翰·范·德·勃尔格还专门派遣使者前去询问,郑家是不是要和荷兰不宣而战。</p>

</p>

得知台湾北面西班牙的据点已经被吕宋占领,郑家此行便是为了去讨伐吕宋的消息,勃尔格心中松了一口气。</p>

</p>

但是随即他又开始警惕起来,吕宋人悄无声息地拿下了西班牙人的鸡笼,他们会不会对台南的大员也产生觊觎。</p>

</p>

这两个月来郑家屡受吕宋舰队骚扰的消息当然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现如今结合鸡笼的消息,勃尔格心中警铃大作。</p>

</p>

当天下午,他便派人带着自已的亲笔书信,驾驶快速帆船前往巴达维亚求援。</p>

</p>

眼下大员只有1200名士兵,对于接下来的危局远远不够。</p>

</p>

基隆城里,此时早已准备妥当。</p>

</p>

为了进一步发挥主场优势,茅元仪还指导海军将士制作了一批水雷埋伏在基隆城海湾附近,避免郑家水军直接攻打基隆城。</p>

</p>

少有人知道,大明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明水雷的国家,茅元仪此前在《武备志》中就对这种武器进行过详细介绍,眼下对于他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p>

</p>

九月十五日上午巳时二刻,定远堡上守将魏民安首先发来警讯。</p>

</p>

郑家的船队来了。</p>

</p>

基隆海湾显然无法完全发挥吕宋舰队的火力优势,一得到消息,游德高立刻下令海军全体登舰。</p>

</p>

三十多艘海军战舰全数驶出港口,只留下从郑家缴获的船只。</p>

</p>

“郑家这是倾巢而出了啊”,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游德高面色凝重。</p>

</p>

此时西北的洋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使用方方正正中国硬帆的中国帆船,看得人心</p>

</p>

“全舰散开,保持最大火力面。”</p>

</p>

随着游德高一声令下,整支吕宋舰队开始动了起来。</p>

</p>

好消息是,这个时候台湾海峡已经开始刮起了东北风,形势对于吕宋舰队多有有利。</p>

</p>

一见对面的三十多艘战舰一字排开,郑家舰队中最大的一艘福船之上,郑芝龙穿着一身明军锁了甲装扮跟着大手一挥。</p>

</p>

“传令,全舰一起欺上。”</p>

</p>

“他娘的,老了倒要看看是你们的炮多,还是老了的船多。”</p>

</p>

郑芝龙心里发狠,说出来的话都是咬牙切齿。</p>

</p>

郑家舰队打头的依旧是以两丈大小的纵火船打头,这些以10人为一队的小船划得飞快,急速朝舰队飞奔而来。</p>

</p>

不过整场战役的第一炮却并非由吕宋海军舰队发出。</p>

</p>

定远堡上,魏民安一见郑家小艇已经进入了自已堡垒的火力范围,率先发出了口令。</p>

</p>

“目标西北,全体开炮!”</p>

</p>

“轰”、“轰”、“轰”</p>

</p>

定远堡用水泥钢筋建成的城堡墙头,16门六寸岸防炮发出了沉闷的怒吼。</p>

</p>

吕宋工部兵器局专门研制的六寸岸防炮与海军所携带的六寸炮还有很大区别。</p>

</p>

由于没有了重量限制,为了追求更远的射击距离,这种被命名为火神炮的六寸火炮单单是炮身便重达六千斤。</p>

</p>

要知道刘家可是早就在应用精炼钢来造炮的,这个重量对于刘家的火炮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p>

</p>

因此火神炮的射程高达7里,比孙武号上火炮5里的射程还要超出不少。</p>

</p>

特别是在刘锡命的指导下,兵器局主事周江、唐鸿等人一直在研发后膛炮。</p>

</p>

等到吕宋被拿下后,凭借吕宋岛上的优质铁矿,周江等人终于顺利研制出了质量过关的锁闭装置。</p>

</p>

凭借这一特点,定远堡上的岸防火炮射速高达一刻钟40发的速度。</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奈何皇叔看上我

仪惜流殇

向导他真的不想卷[重生]

狂渚

江河

踏梦江河

相亲后,我科学家的身份被曝光

寒木新烟

你是综艺人

纸箱不要

神豪从系统抽奖开始

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