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大整编,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政府平行的是法院、监察院。
法院的架构变化不大,但是在审判的时候大部分还是使用大清律例。随着江北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商业纠纷愈加复杂,这些纠纷在大清律例里面很难找到依据。
淮海军现在是没有立法机构的,董书恒现在也不准备弄这个机构。他现在对淮海军的机构设置上还是本着实用、高效、廉洁这几个要点。
最近他让人翻译了很多国外的法典。其中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最让他看中,都说拿破仑最大的成就不是军事方面,而是颁布了一部民法典,果真如此。这部法典的立法理念非常先进,怪不得一百年后人们还能继续使用它。
董书恒也专门学习过法律,后世中国法律基本上承袭的德日的大陆法系,殊不知法国才是大陆法系的鼻祖。
董书恒认为中国以后还是要走大陆法系的路线。像英国那样的普通法系,以判例为主,会导致培养法律人才的难度增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
大陆法系要培养一个法律人才只要学习法典,了解立法精神基本上就可以了。而普通法系,要培养法律人才,必须要有长时间的法律熏陶,或者实践让这个人能够从庞杂的判例中自己体会出审判的奥义,这就像是研究中国的玄学一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董书恒跟约翰塞纳合作建立的圣约翰大学将专门成立一个政法学院。培养大陆法系的人才,为今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好准备。
当然,远水解不了近渴,法学院的学生现在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就当前的问题,董书恒给的解决方法是“抄袭”。拿破仑法典中哪些法条能方便解决咱们现在的问题,那么就抄下来。一个法典太长,那就拆开它,把债法、合同法、物权法等单独抄出来,以淮海军法令的形式发布施行。
程序法上根据淮海军的实际情况编写一部诉讼法,也不分民诉刑诉了,简单的才更实用。
这样凑活着,法院就能“开张”了。
对于董书恒这样的安排,伍挺是支持的。他是一个老刑名师爷,对国人的思维很了解。中国人判案还是习惯依据律条,老百姓也都觉得法官判案应该依律来判。你说你根据自己对法的精神的理解来判案,老百姓肯定不接受。
董书恒要求法院系统的所有法官都要轮流接受培训。既然要抄法国民法典,像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这样介绍近代法学思想的启蒙书籍肯定是要读一读、学一学的。
他手下的这些法官大部分都是以前的刑名师爷,不求完全改变他们,至少也要让他们被动地学习一些新的法学思想。等到他自己培养的法学人才进入法院系统,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法治状况。
监察院与法院、政府并列,其职责就是监察内部人员,处理违纪违法行为。
李虎的为人,董书恒是信任的。监察院前面一段时间搞的内部大整顿,确实树立了监察院的威信,因为每一个案子监察院都做得铁证如山。
为了完善监察院的职能,董书恒这次要求监察院以后在每个重要部门都设立监察室。直接直属于监察院纵向管理。
为了防止监察室的人与驻在单位的人串通一气,董书恒规定监察室的人在一地的任职不得超过两年。
在军队中营级以上设立监察委员这个岗位,监察委员负责监督军纪,呈报军功奖励,任何时候不得干预军事指挥。但是对于军事主官的问题有上报的权力。
这样监察院就建立了覆盖到淮海军政、军系统的各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网络。
上午安排好了一府两院的工作,下午董书恒单独就军队整编开会讨论。因为很多地方涉密,政府、法院、监察院除了高层以外,其他人都休会休息。
会议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军队的整改组、扩编。
会议开始是一个表彰环节,董书恒为之前在扬州战役中表现突出的部队,颁发集体奖励。
之后,董书恒发表了讲话。肯定了淮海军的部队的建设情况。
最后,董书恒以陆海军总司令的名义宣读改组、整编方案。
总司令之下设立总参谋部。
刘青南任副总司令,严仕坤担任总参谋长,原来的参军室并入总参谋部,彭玉麟以及普鲁士退役上校汉斯担任副总参谋长,另外还有几名专业能力强的普鲁士军官加入参谋部。
董书恒觉得普鲁士作为现代参谋制度的发源地,与他们军官的严谨作风制密不可分。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引进普鲁士的军官,想通过他们影响自己手下的军官。
总参谋部负责作战情报的分析,作战计划的制定。战时要负责向一线派遣作战参谋。
总后勤部。
由原淮海公司采购部部长韩云担任部长。总管淮海军海陆军的物资采购、储备、供应。兵工厂、弹药长以及高邮军用造船厂将划给总后勤部管理。这个部门很容易滋生,董书恒觉得必须交给自己信任的人管。
总作训部兼民兵司令部。
由原武装部部长马宗武担任部长兼民兵副总司令。作训部负责新兵的征募、训练,民兵的日常训练管理,同时管理全军士兵军籍,晋升奖惩
淮海军陆军野战部队扩编为三个师。除了一些特殊兵种以外,董书恒不准备设置旅一级单位。以后淮海军将以师为单位展开作战。军一级的单位目前还不需要,而且淮海军也还没那么多部队。
野战部队为四个师一个纵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