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汉王国,宣德大帝,半老夫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是内部百姓造反,打进都城那就活该我汉国该灭亡了,能把自己的百姓逼反,这样君王不灭亡就没有天理。
孤就是要让孤的子孙明白,他们要是不为民着想,随时都有可能被逼上绝路的百姓推翻。”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一向以粗鲁面貌示人的汉王竟然能说出如此让人振聋发聩的话语,王骥躬身行礼道“多谢殿下解惑,下官明白了!”
朱高煦摆摆手道“你们这些读书人,自以为读了点儿圣贤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总觉得若是由你们主导朝廷,这天下定能大治!
以前孤也觉得这天下还真离不开你们读书人,等孤带着人马来到这汉王岛上,凭着一腔热血和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一片江山的心思,我等从无到有建设起了新乐安,扩展到了三宝颜。
不是孤夸下海口,我汉国百姓的日子普遍比大明的百姓过得好,就是在我国治下劳作的土人也是一日三餐顿顿饱食。
这些年孤总结经验,发现这治国其实很简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替老百姓护住安全,让老百姓每天能够不用担心受怕的过日子,那老百姓凭什么不拥护孤!
圣人之学可不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想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就得给老百姓提供公平的环境,凭什么读书人就不用交税,老百姓就得交税服劳役。
在我汉国,所有人都得交税,包括孤,只有孤的藩库充盈,才能有钱兴修水利,发展工业,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挣钱的机会。”
王骥不是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看不透汉国政策背后意味着什么。在汉国儒门弟子就别想高高在上,儒门弟子想要在汉国安身立命,那就得向汉王的政策靠拢。
这一政策根本就不是汉王的原创,这分明就是皇帝陛下的新政在汉国的表现。大明新政推行有士绅大户掣肘,到现在山东一地还没有完成土改。
可是汉国则不同,他们是一张白纸,从上到下都沉浸在建设国家的热情中,不但没有人掣肘,而且还会觉得做的不到位。
因为汉国权贵的利益已经从土地转向了工商业,汉国从无到有建设一个国家,大到钢铁、机械、武器装备,小到油盐酱醋,布匹、炊具,这些东西都有不小的缺口。
汉国的贵人只要掌控一种产业,就足以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种地收租哪有垄断市场挣钱!
与赵国推行种植园经济,发展大农业不同,汉国可是打算工业立国。
王骥心中警惕心顿起,这汉国照着这个速度发展,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发展成一个人口百万带甲几十万的大国,若是这汉国心生反意,大明若是还是按照如今这种朝廷连税都收不上来的模式经营,还能抵抗的住汉国的进攻吗?
听了汉王的一番话后,王骥突然感觉意兴阑珊,只是在宴席上强颜欢笑。宴席散场之后,众人被安排到汉国的迎宾馆驿,王骥吩咐自己的小厮将洪保和于谦、弋谦请到自己的房间。
几人都没少喝酒,本来都打算睡觉了,却被王骥硬生生的叫了过来,也不知道这王尚德到底要干什么!
王骥吩咐小厮守在门外,亲自给几人倒了一杯浓茶提神,放下茶壶低声说道“各位对汉国印象如何?”
几人不明白王骥为何这么问,不过几人都对汉国的印象不错,汉国如今可以说是人人有饭吃,孩子们人人有书读。
汉国施行的是所有适龄的儿童都必须读书的政策,这个政策开始是受到百姓反对的,男童读书还能理解,这女童读书干什么,早晚都要嫁做人妇。
不过朱高煦一句话就让所有的反对声音没有了,他就问了一句,你家儿子娶媳妇是希望娶一个知书达理能够相夫教子的贤妻,还是娶一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蛮不讲理的泼妇。
这话就根本不用问,大户人家娶的正妻首先要得就是知书达理,现在汉国百姓已经不为吃饭犯愁,学堂读书也不用花钱,让自家的闺女读几天书知道礼义廉耻,将来找个好婆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汉国百姓大都是大明百姓移民过来,思想上毕竟还是保守的,坚决不同意男女混校,男女之间必须分校读书。
弋谦掌握大明舆论喉舌,对皇帝的政策走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看到汉国的政策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现在王骥这么一问,他马上就想明白了,笑着接话道“这汉国如今倒是很像我等常说的大同社会,可见汉王在治国上是用了心的。
不过这汉国的国策余以为其实是在抄陛下的新政,汉国施行的政策,我大明房山州早已经在施行。”
王骥皱眉道“你光看到了汉国光亮的一面,可是却没有看到汉国对大明的隐患。
老夫不得不承认,汉国治理的确实不错,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拥有了两座城池,人口几十万。
可是越是如此老夫才更加的担心,毕竟这汉王怎么来的南洋你我心知肚明,难道你们就不担心汉王厉兵秣马有一天杀回大明吗?”
洪保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王骥冷笑着说道“若是能让汉国打回大明,我海军上下就该集体自裁了,只要汉王脑子没有昏了头,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有返回大明的机会。
再说大明这么大的体量若是还能被汉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击败,只能证明你们的无能!”
被一个老太监当面指责无能,几个文官都是羞愤不已,纷纷怒视洪保,恨不得将洪保生吞活剥。
“洪公公为何出口伤人,尚德公居安思危何错之有?”于谦年轻受不得这种嘲讽,率先发难道。
洪保看到于谦不服气,便问道“于大人,陛下在山东推行的新政是否有利于大明的发展,是什么人在反对新政,他们反对新政的目的又是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