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 忙了起来
眉师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617 忙了起来,奔腾年代——向南向北,眉师娘,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谭淑珍和老谭第二天上午十点多钟到了松江,张晨带着他们去看了那块地,他们也觉得两百亩地,能够置换八百亩的话,很划算,虽然高速公路的两边,地价相差会很大,而且会是越来越大,谭淑珍说,因为这是大学城,也是连接上海主城区的地铁站决定的。
“城郊的土地,现在决定价格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你离地铁站的远近,以后杭城也会这样,地铁房就和学区房差不多的概念。”谭淑珍说。
“张晨,这里你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想做物流基地,对吗?”三个人上了车后,谭淑珍问张晨。
张晨说没有,我现在觉得,物流基地才是一座金矿,而且是挖不完的金矿,你们开发一个项目,能赚多少,那都是一记头的生意,物流基地,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
张晨把二货昨天和自己算的账,算给了谭淑珍和老谭听,还把自己的想法,也和他们说了,两个人都很赞同张晨的想法,谭淑珍说
“而且,这物流基地好在,土地本身,还会跟着周围土地的增值而增值,土地增值的部分,完全可以抵消地上建筑减值的部分,听上去就像是无本生意。”
“张晨,你说的物流基地在压缩也是真的,原来石桥的铁路货场,和那个大型停车场,现在都在拆迁,那里的土地,都变成了房地产用地,仓库确实越来越少。”老谭说。
张晨说对,原来我最早买缝纫机的地方,百货公司的仓库就已经拆了,百货公司原来在杭城的仓库有多少,结果都被拆掉了,现在有一个怪现象就是,明明城市消耗的物品越来越多,仓库的需求应该越来越大,但拜你们房地产商所赐,现在是越拆越多,越拆越猛。
谭淑珍和老谭都笑了起来,谭淑珍说
“张晨,再让你继续愤慨一下,我们蒋村的那块地,原来就是杭城百货公司在杭城的最大仓库。”
张晨接着说到了想在杭城边上,也建这么一个大型物流基地的想法,老谭说,那就只有去九堡了,九堡现在有地,那里原来一大片都是部队的地,军转民的手续已经办好了,现在变成了市场的集中地,新建了很多市场,那里要是能找到一块地,就正好。
谭淑珍也知道那个地方,她说“原来杭城市政府,是想把四季青服装市场搬过去的,但难度和阻力太大了,没有成功,搬过去的,只是一个汽车东站。”
车开回到二货的物流基地,张晨和老谭两个人下了车,谭淑珍坐着没动,她晃了晃手里的手机,和张晨说,你们先进去,我了解一下九堡的情况。
张晨点了点头,和老谭先进去了。
过了十几分钟,谭淑珍走了进来,朝张晨摇了摇头说,问清楚了,九堡的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直连到乔司,确实是已经办理了军转民的手续,但那里目前还不允许土地出让,只能出租,而且用途是用作承接城市配套设施。
“物流基地,应该也算是城市的配套设施吧?”张晨说,“就是出租也可以啊。”
“可以算,而且这部分土地,只要新的政策出来,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可以租转售的,麻烦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到地方政府的手里,要租的话,只能问军区租,这个就没有办法了,军区那边,我没有熟人。”谭淑珍说。
张晨点了点头,老谭说“如果九堡不行,就要去富阳或者余杭和海宁了,杭城近郊,几百亩的土地,没人会舍得给你当物流基地。”
“就是有,也不划算,杭城附近的土地,走招拍挂的话多贵,买了当物流基地,一百年也回不了本。”谭淑珍说,“还是等回去再找找关系吧,要是九堡的地能租,那是最划算的,现在那些市场的地,都是租的,都在等以后政策调整。”
张晨说好。
当天下午,张晨和当地政府签了物流基地的土地置换协议和拆迁协议,老谭这里,安排人第二天就进场,先对那些老旧厂房进行拆迁,还有沼泽地的填埋和探勘。
签约仪式结束之后,老谭留在了二货这里,张晨和谭淑珍、小武一起回去杭城。
还没有到杭城,张晨接到了柳青的电话,柳青和她说,台里面确定了,《一个人的油画史》就按第一集这么拍,希望张晨尽快去北京,马上开始拍第二集,台里准备年前就把这个系列推出来。
张晨说好好,那我明天就过来。
张晨挂断了电话,谭淑珍看着他不停地笑,张晨奇怪了,问“你笑什么?”
“你可真忙,是不是好久没有这么忙过了?”
谭淑珍问,张晨说对啊,还真是。
他想到了,忙完了柳青这里的事,回到杭城,就是春节,也就是“安迪·沃霍尔作品展”开幕的日子,这个春节,自己是没有办法停下来了。
而过了春节,永城的影剧院又要开始拆了,剧团的人也都回来了,剧团的调整,自己哪怕不想去,谭淑珍也会拖着自己去。
张晨和谭淑珍说“剧团的事,你不要拖我下水,反正你永城有公司,你本来就要过去,你一个人全管如何?”
“想得美!”谭淑珍说,开着车的小武大笑。
张晨看了看谭淑珍,骂道“谭淑珍,你讲不讲理,剧团改制,是你拉我下水的。”
“少来。”谭淑珍说,“影剧院的拆迁计划谁提出来的?拉你下水的,不是我,是丁百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