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桃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历史第一大汉奸中行说,纵横西汉,七桃散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历来投降的人不少,被冠以大汉奸名义的人却不多。</p>
</p>
中行说算一个,秦桧算一个,再到后来就要数到汪精卫了。</p>
</p>
可见,想要当大汉奸,也要有大本事才行。</p>
</p>
没本事的人,就是想当汉奸人家也不要。像底层百姓过去,那叫投靠。混的好了,能有点自已的家产好好生活,混的差了就是过去当奴隶。</p>
</p>
在西周时期,晋国权势滔天,制霸北方,与称霸南方的楚国共同分揽着天下局势。</p>
</p>
同样,在晋国,有那么几大家族把持着朝政。这里面有后来三家分晋的赵氏,魏氏,韩氏,还有当时权势尤在这三家之上的智氏和中行氏。</p>
</p>
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对其他大家族的势力赶尽杀绝,迫使那些家族后裔们四处流落,有的甚至隐姓埋名,重新生活。</p>
</p>
中行氏源出于荀氏,有些人改回了荀氏。</p>
</p>
能保持住中行姓氏的人,都是内心中还有一丝丝野心,想要恢复祖上荣光的人,因此他们这一脉都很注重对下一代的培养。</p>
</p>
而中行说因为犯错,被贬为宦官,最终当作陪嫁到了匈奴。</p>
</p>
作为世家大族的后裔,中行说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传承了世家大族的政治智慧。</p>
</p>
到了匈奴以后,中行说迅速得到了老上单于,军臣单于的信任和重用,他提出的几项政策建议,也使得匈奴发展壮大,现在依然受到伊稚斜单于的信任和重用。</p>
</p>
……</p>
</p>
要找中行说的麻烦,且鞮侯有些投鼠忌器,但是要找找底下几个记账小吏的麻烦,问题并不大。</p>
</p>
课税的点,也在一处帐篷里面。</p>
</p>
中行说来到匈奴之后,做出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改进了匈奴的统计制度,每年十月都对匈奴各大部落的人口和牲畜进行一次统计。再依照统计结果,制定发展战略。</p>
</p>
匈奴人后来每次出兵,都能有所收获,都跟中行说开创的这项制度有关系。</p>
</p>
别的姑且不论,起码在出兵之前,匈奴单于知道每个部落有多少现成兵力,自已的部落大致分布在什么区域,战斗力组织起来才能如臂使指。</p>
</p>
中行说在尝试教授匈奴人数学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教不</p>
</p>
倒不是说匈奴人人种不行,智商低,而是匈奴人对数学压根就不感兴趣。</p>
</p>
养了一百头牛,和养了九十九头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又何必费劲去较那一块钱的真呢?</p>
</p>
有经验的牧民,不用数数,只要朝着山头一望,就知道牛羊的规模如何了。</p>
</p>
最终,中行说放弃了教匈奴人数学,而是直接任命汉人归顺来的人,让他们来协助自已完成课税的工作。</p>
</p>
久而久之,这些汉人在中行说的带领下,就形成了一股势力。虽然他们还远远达不到影响匈奴政局的地步,但是欺负欺负一些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p>
</p>
这些人大错不犯,又有中行说照拂,因此一直过得都很滋润。</p>
</p>
匈奴人虽然看不惯他们,却也不愿意去招惹他们,只是处处提防而已。</p>
</p>
时间久了,这些人在匈奴人身上占不到什么便宜,就把目光盯到了刚刚归附的汉人身上。</p>
</p>
汉人常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p>
</p>
殊不知这些人心里想的却是“坑你没商量”。</p>
</p>
他们骗人的常用把戏,就是高买低卖。趁着刚刚归附的汉人对环境的不熟悉,自已对匈奴人还处于戒备阶段,利用他们对所谓“自已人”的信任,干着不公平的买卖。有时候甚至可以跟市场价差出五倍十倍地交易。</p>
</p>
当被骗的汉人省悟过来之后,他们又换上一副老大哥的嘴脸,美其名曰这是“交学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