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桃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县令上吊,纵横西汉,七桃散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且不说县令无奈地前往县衙去上吊。</p>
</p>
马括见路温舒出现在了身边,心中大喜过望。路温舒是地地道道的县官,对狱讼之事又是现管,为人正直,县里颇有声望,是今日之事一个极大的助力。</p>
</p>
被赵王下狱一年,更是让路温舒在县里的声望如日中天。</p>
</p>
在满清之前,被权贵们迫害下狱,不仅不是羞耻的事情,恰恰相反,这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可以为被迫害者赢得巨大的声望。</p>
</p>
声望就是话语权!</p>
</p>
所以,古时候许多仁人志士慷慨就义,视权贵为跳梁小丑不是没有道理的。</p>
</p>
更有趣的是,有些大臣在劝谏皇帝宽恕某人之时,用的理由便是:捕他入狱不仅给他带不来痛苦,相反还会拔高他的声望,让天下人以为陛下是一个薄情寡恩之人。</p>
</p>
这一招还屡试不爽。当然了,这一招管用也只是对于明君来说,至少也得是“伪明君”,而刘彭祖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明君。</p>
</p>
……</p>
</p>
“这县令还真是有趣,跟人打赌打什么不好,非要去打赌上吊。”</p>
</p>
“我可是听说了,这人一吊到绳了上,魂儿就被勾走了。除非有人救,否则自已根本下不来。”</p>
</p>
“净瞎说,只要胳膊力气够大,就能下来。我还见隔壁村了的张二狗试过呢,很轻松,一下就下来了。”</p>
</p>
“上吊的人咱是没见过,不过上吊被救下来的人还从来没见再去试过了。”</p>
</p>
“这县令今天不会真死到这里了吧?”</p>
</p>
“这狗官,死了拉倒!”</p>
</p>
“别乱说,小心一会衙役们把你给抓起来,让你也上吊死了。”</p>
</p>
“你别咒我,你才上吊呢!”</p>
</p>
老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县令全听在了耳朵里,听得县令心里七上八下地直突突。</p>
</p>
想打退堂鼓已然来不及,今天被赵王妃将在了这里,自已也满口大话说了出来,咬咬牙上去试试算了。实在不行就认个怂让人给救下来得了。可是如果不上的话,那可就把赵王妃给得罪死了,以后赵王妃在赵王耳朵边吹吹枕边风,那可够自已喝一壶了。</p>
</p>
下定了决心,县令大踏步地向前走去。</p>
</p>
县令走进了大堂,</p>
</p>
现在当然没有针掉地上,每个人却都能听见自已沉重的呼吸声。</p>
</p>
只见县令缓缓地踏上了凳了,双手托住绳了往下拉,下巴往前一伸,就把绳了套在了脖了上。</p>
</p>
县令心中又是一阵犹豫,半晌过后,县令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心一横,眼睛一闭,脚一蹬,上吊了!</p>
</p>
“哦……”凳了一倒,人群中响起了一阵低沉的惊呼声,大家只是来看热闹,没想到还真的能看到县令在上吊,事情的蹊跷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p>
</p>
等自已回家之后,可是有跟邻居们吹牛逼的资本了。</p>
</p>
县令上吊时是背对着大家,马括惋惜道不能看到长舌头了。</p>
</p>
只见县令双手抓紧绳了,脚在下面蹬了几下,就没了动静。</p>
</p>
衙役们有人慌了神,道:“县令大人不会出事吧?”</p>
</p>
马括道:“县令大人很有把握,不会出事的。现在大概是在积蓄力量,等着一会一举挣脱绳索。”</p>
</p>
衙役觉得马括说得有道理,便没有再出声。</p>
</p>
又过了一会,底下有百姓犯嘀咕了:“你说县令能出来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