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不姓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3章:金匮之盟(中),汉灵昭烈,七郎不姓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于“金匮之盟”中内容,无论是在庙堂还是在坊间,一直都传言有两个版本,即“独传约”和“三传约”。
所谓“独传约”是指,当初太祖与其母杜太后定下兄终弟及的盟约时,只约定太祖要传位于其弟,也就是太宗,至于之后并不提及。
而“三传约”则是指,在太祖传位于太宗之后,太宗再传之弟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太祖之子德昭。
当然,在庙堂之中,“三传约”一直是不可说的禁忌,所以此种说法只见于私史稗乘,在民间流传甚广。
“柳女侠所言确有些道理,不过私史稗乘多有杜撰,未必可考,亦未必可信。”静觉大师道。
“大师,奴家倒是以为不尽然。”柳如烟道,“就算是以君实先生涑水记闻中所录,也有可疑之处。”
“哦。何以见的?”
“若是奴家没有记错的话,在涑水记闻中关于杜太后遗命一节,所记应当是‘汝万岁后,当以次传之二弟,则并汝之子亦获安耳’。”柳如烟道,“其中这‘以次传之二弟’之言便大有讲究。”
“有何讲究?”
“这二弟究竟是指太宗一人,还是指太祖的两位弟弟,即太宗与齐王廷美呢?”柳如烟接着道,“若是只是太宗一人,为何之前又要加上‘以次’二字?”
“柳女侠之意是??”静觉大师也皱起了眉头。
“大师方才也说,涑水先生素来治学严谨,那涉及国君传位之事必然要字斟句酌才是。”柳如烟接着道,“而在此处加上‘以次’二字恐怕绝非随笔吧。”
“那柳女侠是倾向于相信所谓的三传约?”静觉大师道。
柳如烟点了点头,“奴家的推断还不仅于此,从赵知州留存的起居注中还可找到佐证。”
“还有什么佐证?”
“奴家想先请问大师,可知当年太祖之子德昭是因何而死?”柳如烟道。
“据官史所记,德昭随太宗征辽,夜里军中惊乱,一时不知太宗身在何处。有人便欲立德昭为帝,太宗复归之后大为不悦。”静觉大师道,“回朝之后,德昭因为将士请功未果,遭太宗训斥,太宗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退朝之后,德昭自刎而亡。”
“大师,以小僧之见你也别在少林寺出家了。”未待柳如烟接话,亥言却先开口了,“你应该入翰林院,去修史更合适。”
“小师父又来取笑老衲了。”静觉大师知道他虽口无遮挡,却并无恶意,所以也不恼,“老衲也只是粗略一读而已。”
“你先别打岔,听娘子接着说。”武松抬手拍了一下亥言的脑袋。
“大师所言分毫不差,世人也皆以为德昭是因羞愤自刎而亡。”柳如烟道,“不过据起居注中所录,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初二,德昭曾应诏入宫,后自刎于宫中,经翰林医官勘验之后,才送回其府。”
说着,柳如烟将一册起居注推到了静觉大师面前。
静觉仔细看了两遍,已是神色微变:“他真是在宫中自尽的?”
“倘若自尽之说不假,但自尽之地却是大有蹊跷。”柳如烟道,“大师不觉得可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