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玩笑一句最真心㈨,大德云,汤娘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典艺日的结果传开了,文魁首是二爷,乐理的魁首是陶阳,压了这两人的宝,铁定是挣的满钵了!听说堂主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乐理还好,但要想和咱们京剧神童比,还是差了些。
堂主填词写赋是一流,赶着时兴的玩法;陶阳传统,打小就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身边全是老先生们!又是京剧神童,年不过十岁就被钦点了入宫演出,陛下和一些个儿王室宗亲都竖着大拇指夸他。这嗓子一般人比不得,乐理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早早在意料之内,但真听着消息,杨九还是开心得不得了。这两天二爷忙的很,听说陛下又给他别的差事要办,早出晚归的总也不见人。
昨日傍晚,有小厮来送了信,说二爷今儿得空,等从师父那早课出来就和大少爷一块,带杨九去诗社玩。
诗社是德云书院早年一些学子们办的,原本就几个好友,后来人慢慢多了,大伙儿就定着日子聚在一块吟诗作对,赏花品茗,有几位学子也会带着自家的妹子一块过来,都是熟人没什么好避讳的。二爷当时在京,和堂主两个人玩得那叫一个声名鹊起,几乎成了盛京城少年们的主流了!后来二爷离京,堂主又全心投入于学业,两人都能不吭声地各自进益着,如今好不容易又能遇到一块,自然接着玩了。
杨九总是在府里呆着,无聊的很,听说有个好玩的当然高兴的不得了,还有姑娘在别提有多好了!看这院子里,书院里,整个就是和尚庙啊!
算算时间,二爷也快从书房出来了,杨九也早早在书房外面等着了。二爷现在也是忙,难得有时间来请教先生了,她也不敢进去打扰,就乖乖在廊下侯着。
杨九正期待着,背后一声喊“小九!”
自打那位爷给她去了外号“九馕”,这院里亲近的师兄弟就没人再这么亲切地叫她小九了,一听就是不住府上的师哥。
转身就看见冯师哥了。他倒不是大先生的徒弟,是于先生的弟子,姓冯名照祥。也是德云书院的学子,照着理儿杨九叫一声师兄也是应该。
“师兄今天怎么有空来。”杨九笑道。
咋说吧这“师兄”听起来就没有“师哥”让人觉着亲近,这杨小九还是和府里的几个小子们更亲近些。
“哈哈。”冯师兄生的也是气宇轩昂的样子,有种兄长般的亲厚。走近两步,对杨九笑道“当然有件好事!”
杨九好奇地眨巴眼睛。
“月初回苏州去看望祖父了,你爹娘拿了东西让我捎回京给你!”
“真的!”杨九兴奋地一下蹦了起来,赶忙道谢“辛苦师兄!谢谢您嘞。”
冯师兄的祖地是苏州,父母留在盛京,祖父不愿意离开祖地。杨九是苏州人,两家关系一直不错,当时杨九能进京拜师除了因为母亲和师娘是闺中密友之外,也多亏了有冯师兄引荐,一路来多有照顾。听说两家夫人还没生子的时候,曾说若是一男一女,就让他们成亲。
“客气什么呀!”冯师兄笑得一脸不见外,他可是一直当杨九是自家亲妹子一样的人。
两人站的近,有说有笑的,打侧边看还有点交头接耳似的。其实就是不敢大声喧哗,吵到书房里的人。
冯师兄看杨九的装束是要出门的,问“你这是准备出门儿?回头我再把东西给你送来。”
“行,您挑个空,不着急。”杨九笑的时候就像个小孩,白白嫩嫩的眼睛迷成一线可爱极了,带着期待的语气“就是不知道里头谈好了没。”
“里头?”冯师兄没想着杨九在等二爷和大林,以为是有事找大先生,道“你在等先生?快了吧,你云师哥在里头请教问题呢。大窦的总教习来了,不是小事,得说一会儿呢。”
“总教习?”杨九一听就觉得奇怪,难道大窦的总教习也一块来了?
“噢,你不知道吧,大窦的总教习退出大窦学堂了,请命要入军,去你云师哥的八支军营里去。”
“从军?”杨九这下更想不通了,皱眉道“好端端的放着教习不做,去二爷那做什么!”大窦的名气虽然不去德云书院,但他毕竟做到了总教习的位置,在里头就是第一把交椅,好端端的来找二爷做什么。二爷是声名在外,但也不至于他如此钦佩到想要换个饭碗吧!
“谁知道呢!”冯师哥背过手去,笑容里如沐春风,道“年纪也不大,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也不是不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