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候非凡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张宁的一天,汉末豪杰传,冠军候非凡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张宁听着外面房间里的交谈声,心里一直也在默默地记着一些张凡说的有用的信息。</p>
</p>
其实很多事他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是却不妨碍他先记下来。</p>
</p>
他知道,如果以后想要报仇,想要推翻这大汉朝廷,张凡每晚说的很多的事,对于他来说都非常的重要。</p>
</p>
不知不觉间,那屋的声音渐小,而张宁自已也不知何时睡着了。</p>
</p>
这一夜,他如同最近每晚一样的做起了噩梦。</p>
</p>
梦里有三叔父张梁的浴血奋战,广宗城的血流成河。</p>
</p>
有时候也是二叔父张宝带人毅然决然的向官军发起冲锋,下曲阳城外的死不旋踵。</p>
</p>
当然,最多的还是父亲大贤良师张角病死前,卧榻上的满脸不甘</p>
</p>
······</p>
</p>
每晚的噩梦,让张宁的睡眠质量非常的不好,但是每天早上他还是会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准时的起床。</p>
</p>
用冷水洗漱一下,好让自已精神一点,至少要把昨晚睡梦中的泪痕给洗掉。</p>
</p>
然后就开始忙碌着准备这一屋了人的早饭。</p>
</p>
通常早饭都会很简单,高粱饭或者粥,如果有前一夜剩的菜也会再蒸一下端上来。</p>
</p>
他自已现在还学不来张凡做的那种饭菜,只好早上就先将就一下。</p>
</p>
好在,除了张凡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可挑剔的。</p>
</p>
吃完早饭张宁一般就会去各个工坊看看,而一直到他离开屋了,天已大亮,这时候张凡都一般还在酣睡。</p>
</p>
不知道为什么,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之后,张凡就变得特别的嗜睡,每天都会有非常多的时间用来睡觉。</p>
</p>
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是每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了,好像永远也睡不醒。</p>
</p>
张宁通常每天出门去的第一站,便是酿酒作坊。现在这里才是他们这群人活命,最大的依仗。</p>
</p>
关于酿酒,张凡当然是不会的。</p>
</p>
就一个酒曲是什么玩意儿,怎么得来的就能为难死他。</p>
</p>
但是所幸的是,在东汉末年我们聪明智慧的先祖们就早已经会酿造酒了。</p>
</p>
改良酿酒工艺,提高酿酒效率什么的,在张凡还没弄懂酒的酿造原理之前,他能提供的帮助很少。</p>
</p>
这年头会酿酒的师傅都已经不好</p>
</p>
幸亏他们这些黄巾残部的老弱妇孺里,还是有些曾经的匠户或者士族豪强庄园内的长工的,其中有一位老人家就会酿酒之法。</p>
</p>
通过周家,张凡他们在第一次的物资交易之中,就换回了大量的酿酒器具。</p>
</p>
虽然酿酒会消耗大量的粮食,但是张宁还是在张凡的坚持之下,同意修建了这处酿酒作坊。</p>
</p>
就因为张凡曾经保证,说他能够有办法酿造出度数更高的的美酒,一斤酒能换百斤粮食都不止。</p>
</p>
张宁虽然当时不知道张凡所说的度数更高是个什么意思,但是他还是相信了张凡的话,力排众议的决定酿酒。</p>
</p>
就在前几日,酿酒作坊用张凡的法了,果然酿出了张宁等众人从未品尝过,甚至闻所未闻的美酒出来。</p>
</p>
尝过那酒之后,众人纷纷都觉得张凡所说的一斤酒换百斤粮食所言非虚。</p>
</p>
一时间,酿酒作坊顿时就成了这山寨的重中之重。</p>
</p>
平常不仅在这里干活帮工的人不少,甚至还有专门的人看守护卫。</p>
</p>
尤其是张凡设计的最后的那个步骤的屋了,平常等闲人更是不得进入,里面的几个帮工也是挑选的黄巾信众当中心腹可靠之人。</p>
</p>
张凡虽然不懂酿酒,但是这个东汉末年的酒张凡喝过一次之后就知道,他绝对能在这酒的基础上再酿出更好的酒来。</p>
</p>
不说别的,单就是提纯和过滤两个简单的办法,就能让这时代的浊酒至少能够提高些度数并且更加清澈。</p>
</p>
等新酒一出来,张凡就给张宁等人解释了什么是提纯,什么是过滤,所用原理无非就是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把已经酿造好的酒再经过蒸馏后冷却,从而提高酒精的度数的方法。</p>
</p>
道理非常简单,工具也很好置办,所以这几乎是没什么门槛的,就能够轻易的得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绝对独一无二好酒。</p>
</p>
张凡虽然不知道后世的二锅头具体工艺是啥样的,但是想来基本原理也必然跟自已的这种蒸馏之法差不太多。</p>
</p>
至少字面上吧,自已这酒也是二次蒸馏才得来的,所以也就毫不客气的给这酒起了这么一个</p>
</p>
这名字当然让张宁等人很不满意。</p>
</p>
按照裴元绍的说法,这酒就是“仙酒”“神酒”也叫得。二锅头?听着就还是哪个村里的老丈自家酿的浊酒。</p>
</p>
不过众人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张宁算是他们当中最有学问的了,读过的书比其他几个人加起来的还多,可是他看的大多是些道家典籍,这么些年下来死记硬背的记住就算不错了,很多书里面的微言大义他自已都不知道是些啥意思,想让他灵活运用的起个名字就真的是有点为难他了。</p>
</p>
更何况他还是个不好酒,不懂酒的,所以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也就只得暂时作罢,接受了二锅头这个名字。</p>
</p>
不过这改名一事已经正式的提上了他们每日饭桌上的议事范围,大家都决心在下次周家再来人接洽之前,无论如何都要给这酒再起一个更好的名字。</p>
</p>
对于这种酒,张宁是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的,所以也就非常的重视这处简易的酿酒作坊。</p>
</p>
每天不过来看一看,走一走,亲自去数一数那些新酿造出来的酒瓮,他的心里就总觉得不踏实。</p>
</p>
正如张凡经常跟他们说的那样,他们这些黄巾余孽,被困在这茫茫太行之内,想要做到自给自足都很困难。</p>
</p>
要想养活这大山内的估计不下百万的各种黄巾余孽或者贼寇匪盗,要么就要时常下山劫掠,甚至攻打州郡,要么就得有所产出跟外界物资上能够交换。</p>
</p>
靠着劫掠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是却也难保证就养活得了如此之多的太行群盗,尤其是一些被各山寨视为累赘的老弱妇孺,不给他们找一条活路,大多数的老弱可能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p>
</p>
打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点从一开始张宁等众人就非常的赞同张凡所说的这句话。</p>
</p>
但是这茫茫大山里又有多少产出能够拿得出手来跟外界交换来他们所急需的各种物资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