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零四章 无耻的小报,新顺1730,望舒慕羲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是怎么想到这么损的办法的?”
这办法很损,甚至似乎有些下三滥,但不得不说真的有效。
就像是后世的网络时代,平日靠一些不谈政事的东西养出一大堆的粉丝,必要的时候忽然一击,转载或是直接造谣,迅速传播开。
当然后世有更有效的手段。
不过就此时纸质出版物主导一切的时代来说,那些后世更有效的手段似乎也用不上。
康不怠倒不觉得这有什么神奇的,淡然一笑。
“此不过专诸刺王僚之故智。”
“王僚所好者,鱼生;荷兰百姓所喜闻乐见者,俗之又艳,兼有异域风情。”
“专诸所用者,鱼藏之剑;吾所用者,以笔为剑。”
“这种事,似也与刺客无甚区别,隐藏自己真实的目的,待时机来临,抽剑一击,白虹贯日,天下震动。或死、或远遁万里。可用一而不可再二再三。”
“所以,此事还是需得公子把事情都做好,我估计咱们只有一次说话的机会,还是要万事俱备,只差最后的一点煽动才行。”
将此比作刺客刺杀,刘钰觉得颇为有趣,心想似也有些道理。
确实只能用一次,下一次再依样画葫芦,荷兰人定会提防。
“嗯,仲贤兄说的对。这事还是仲贤兄多费费心吧。咱们要在这里很长一段时间,少说也要一年,慢慢来,不急。”
康不怠点头称是,又道:“但若只是那些东西,终究有些空洞。公子解释世界的角度奇特,何不在其后置一专栏,每日写一些政论的东西,无需太深,但浅尝辄止,也足以惊艳。”
“我问过荷兰人,荷兰是有出版管制的。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谈国事。”
“比如荷兰最受欢迎的几份报纸,如《各地特别新闻》、《莱顿报》等,都是逃亡的法国人办的,上面大谈政事。不过多半都是在骂法国。”
“荷兰这边虽然不允许讨论荷兰国内的政事,但却允许大谈外国的政事,尤其是法国的。”
“公子大可以指桑骂槐,或如公子看的英国人的那绅士报一样,用《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做隐喻,当无大碍。”
“或者,若如《广笑府》、《拊掌录》之类,说些讽刺时政的笑话,亦也有助于传播。”
刘钰略想了一下,下意识地就想到后世经典的编造出来的苏联笑话系列,随口道:“诸如:荷兰人的鼻孔为什么这么大?因为空气没有承包给包税商?这种?”
这种笑话,和所谓的某国的劣根性一样,几乎是万能句式,把一些通用的东西非要安在某国身上。
就像这个笑话,只需要把包税人换成各国特色即可。
若如后世的美国,则说:美国人的鼻孔为什么大?因为空气由上帝制造,而不是企业家制造。便宜。
若苏联,则说:苏联人的鼻孔为什么大?因为空气不由苏联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列项生产。不缺。
这种笑话刘钰读过不少,稍微改动一下,不费神也不费脑。
只要想找,总能找出黑点来套的。
况且荷兰的屁股当真是一点都不干净,黑点随便一找就一大堆,就这样的政治笑话模板,随便就能套出个百八十个。
康不怠对着这个冷飕飕的笑话咀嚼了一阵,笑道:“妙极。这样的笑话,既不会煽动的太过,也容易传播。”
“如公子常说的,温水煮青蛙,时间一久,传播的广了,待到用时,便有奇效。不过,除此之外,还是要一些稍微正式一点的东西,比如可以用公子习惯的视角,去分析一下他们过去的历史,未必非要说荷兰,历史的规律总是相通的。到时候,定也有一群荷兰人只说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道理其实都差不多,刘钰也算是见识过类似的手段,或者说见的多了。
康不怠没见过,但读过史书,受过正统的传统教育,以史为鉴,也能抓住重点,把这件事理解成刺客的惊鸿一击。
两人略微讨论了一下大概,刘钰在屋子里踱步转了几圈,琢磨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历史上,的确有过成功的案例。按照康不怠所说的那种……下三滥的套路,还有个专有名词,叫黄、色新闻。当然,原本的含义并不是后来的引申义,这种新闻很有特点。
受众非常明确,是社会的中下层。
标题一般是诸如“震惊”、“竟然”、“一怒之下”之类的词汇,内容也更近于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