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百一十四 臣等尚且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启明1158,御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往割地驱逐人员都是逮着官员驱逐,很少波及吏员的,因为吏员大多数都是本地人,离开他们,统治起来颇为不便。
但是明国方面却注明连吏员都要被驱逐,不知道是什么想法,亦或是自己有充足的人手可以出任地方职位?
虽然奇怪,但是这些事情也和汤思退关系不大了,他管不着,也不想管,这种事情自然由明军自己负责解决,愿意走的不愿意走的都要明军负责赶走。
随着割地诏书和明军驻军的抵达,淮南东路各州府逐渐归属明国行政建制,楚州、高邮军、泰州、通州、盱眙军、扬州、滁州、真州等八地相继归附,没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
硬是要说有什么意外的,那大概也就是扬州城宋军守军面对皇帝的割地诏书感到万分的痛苦和不理解。
“臣等尚且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等到臣等都战死,再降不迟啊!!!!”
自刘錡死后一直坚守扬州不投降的王方痛苦万分,碰着割地诏书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连站都站不起来。
老实说,王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自扬州城被反向包围了之后,他多次带兵出城袭扰,试图用沙包填充河沟,为城内军兵填一条路出来,进而威胁明军的后勤粮道。
但是明军火力凶猛,大火箭雷神炮不断地发射、轰击,把宋军炸的灰头土脸,于是王方面对明军的凶猛火力始终不能成功。
尽管如此,王方也多次冲击明军封锁线,白天打,晚上也打,弄的明军颇有些疲于奔命的情况,后来由凌子石组织明军使用白天黑夜两班倒的方式才重新把握了主动权。
扬州城内的存粮看起来确实很多,明军包围扬州一个半月,扬州巍然不动,城内不乱,说明粮食并不缺乏,继续打下去,就算明军主力压上进行攻击,怕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所以赵昚的割地诏书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扬州城的特殊情况,汤思退亲自带着割地诏书要求扬州守军放弃抵抗,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携带割地诏书,身份上是完全足够的。
王方面对汤思退,面对割地诏书,面对皇帝的要求,痛哭流涕。
“臣等坚守至今,从未让明军得逞,扬州巍然不动,难道现在却要拱手相让吗?”
念及满城军民坚守之辛苦,汤思退心里也不好受。
但是他不能改变大局,更不能破坏大局。
“这是官家决定的事情,吾等为臣者必须要遵守,否则就是大不敬,是造反,再者说了,正常仗都败了,你一座城没有丢,又能怎么办呢?难道能扭转战局吗?”
王方知道自己不能扭转战局,可是刘錡临死前的嘱咐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刘錡说不能投降,不能认输,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然而现在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显然是没有了。
王方捧着割地诏书,看着城外密密麻麻虎视眈眈的明军,最终还是痛苦的下达了撤退命令,将扬州城交割给明军。
坚守至今奋战至今的宋军将士眼睁睁看着自己为之奋斗的城池大门打开,明军士兵趾高气昂的进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甘,还有深深的悲伤,他们无一不痛哭流涕。
连跟着宋军一起奋战的城中壮丁们都因为这样一幕而泪流不止。
观察到了这样一幕,入城的周至感触颇深。
“宋军并非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有王权,就有刘錡,有郭笮,就有李显忠,有吴超,就有姚兴力,有望风而逃的废物军队,也有坚守至今绝不后退的英武军队,不能单单把南宋看做一个好对付的敌人啊。”
周志学跟在周至身边,闻言则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倒是觉得南宋的军队再怎么做也不可能跟得上大明军队的建设,大明军队训练之精、精神之高昂,远非宋军可以相比,而且两国最大的差距还不是在军队中,而是在朝堂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