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苏厨,二子从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太原
只能这样也已经让老关头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还没有实践,但是大炉改小炉连续不断产铁水的思路老关头是明白的,说白了也就是多一个进料口和出渣口,以及一个降温水箱和四块铁板,保证炉体强度的事儿。
见到老关头喜不自胜的样子,苏油笑道:“老人家你也别以为太轻易,首先这料就得备足,不然跟不上一熄火,这炉子可就算是废了。”
老关头笑道:“废不了,料得备足,但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帮别的铁铺代工,收工钱。”
苏油不禁哈哈大笑:“老人家当真是明白人啊,就你这脑筋,朝中好多官都比不上!”
……
荜路褴缕,以启山林。
接下来的路果真就变得艰难起来,又爬坡穿越了一天,终于抵达了枕恒岳,络太行,四面环山的寿阳县。
抵达这里,就抵达了太行山分水岭的另一面,接下来就是下坡路。
上山容易下山难,而且那路比来的时候还要难走,要离开绵蔓水河谷,跟着汉开蒲吾渠的故道,摸到洞过水河谷,再走四十里,才能抵达太原府东南的榆次县。
榆次县就是井陉道的西部起点,走到这里,苏油心里边那股劲一松,顿时就走不动了。
于是沈括安排,队伍又在榆次休息了一日。
榆次离太原只有五十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草丰美,而且因为可耕土地广阔,兼并不突出,老百姓的生活过得不错,有“太原门户,米面之乡”的美誉。
苏油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吃过一碗打卤面,才终于觉得自己又行了。
下午还找人杀了两只羊,算是犒劳一路过来的卫士,不过到了晚饭的时候,却发觉自己一点胃口都没有,只能老老实实喝小米粥。
榆次小米粥相当不错,喝完接着睡。
次日早上起来,苏油感觉全身都在痛,回头看看走了整整十天的巍巍太行山:“这路我是真不想再走第二次了,当年从陆路摸到夔州也没感觉这么累啊……”
宋用臣在一边幸灾乐祸:“刚出发时,司徒不是说这路骑马走一遭还不错嘛?”
苏油想起来就没好气:“这路你们让我修铁路?好在没听你们的。”
沈括笑道:“如今不是勘定走北线了吗?这路不修了。”
“修!怎么不修!”苏油恶狠狠地道:“在原有基础上加宽,好多可以连通栈桥的地方,用预制水泥改成栈桥,然后在另一边挖入山体,至少得加宽到四点五米,减小坡度,能并列两辆厢车!”
沈括咋舌:“那又得四五百万贯。”
苏油说道:“去年要我拿出这么多钱的确难,到明年后年不一样了,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儿。”
“要是我们三人在此都不做,估计再过百年都没人来做了。”
“阳泉、寿阳、井陉的资源那么好,这条路一通,太行山中丰富的煤铁资源就能够供给真定府,整个对辽前线都不愁了。”
宋用臣一咬牙:“那就修!”
沈括反倒是有些头痛:“先去看看铁路再说吧。”
太原,先秦以前为冀州,上古九州之首。
左太行,右吕梁,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韩信岭横亘于前。
幽幽汾水从中流过,冲击出一个南北长六百里,东西宽八十里的晋中平原。
南边是霍山口,过去还有一个小平原——临汾平原。
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晋阳,因古有唐国之称,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世称“龙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