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裂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1章 孵化指南,白垩纪禁区,金属裂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培养,曲老总算拿到了幼体的第一份正式比对结果。
实验发现,环境越是恶劣,幼体的发育速度就越慢,而且幼体的体魄和成长速度密切相当,长的越慢,体质就越好。
如果是多种恶劣环境叠加,或者说轮流出现,结果就是慢上加慢,但体魄也会更强。
若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充足的食物和均衡的营养,幼体的成长速度会稍快一些,反之若是只能吃到残羹剩饭,那就只能是慢上加慢。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就是换到新环境后,幼体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停滞期,在此期间,幼体的生长会停滞,直到适应新环境后再恢复正常。
另外,幼体越小,换到新环境后的适应速度就越快。
不是说长大一些就不能适应比较恶劣的环境,而是体型越大,适应环境时的消耗就越多。
最后,曲老率领的实验人员以损失十七只幼体为代价,搞清了幼体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范围。
到了这个阶段,实验组基本掌握幼体的情况,为下一步正式培养生物战舰打下良好基础。
当天夜里,曲老在第一份“生物战舰孵化指南”中亲笔写下几行文字:最佳孵化温度:28至34摄氏度;水质必须干净,不能有任何污染;食物必须新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
总之就是一句话,从头到尾全都是反着来,保证长的又好又快。
写完了注意事项,曲老还给北都写了一份建议,大意就是必须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所有售出的幼体或活卵,必须处于监管之下,不得倒卖、二次交易等等,最重要的是,一旦培育过程中发生意外,必须将死亡的幼体回收。
其实这一步完全没有必要,只是为了防止各方藏匿幼体偷偷实验。
至此,培育生物战舰的障碍全部扫除,第一批三只幼体正式进入培育阶段,为此,基地专门搞了一批恐龙肉回来。
以前这玩意是稀罕物,现在实在太多,扔大街上都没人捡,那些搞恐龙制品的商人迅速进入微利时代,最赚钱的反而变成了恐龙肉罐头。
为啥?
这还不简单,恐人大范围入侵,敌占区颗粒无收,交战区域大片农田损毁,非战区也出现了大面积抛荒,粮食减产超过三分之一!
全球饥饿人口大幅度上升,约占幸存人口的一半儿左右。
欧罗巴不仅是粮食减产的重灾区,还是阿非利加难民的首选目的地,大批难民北上,使得欧罗巴各地人满为患。
如今的情况是当地人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粮食给难民?本地人和外来难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地区不仅拒绝接收难民,还要驱逐已经进入这些地区的难民。
在生存都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什么人.权都得先往后靠一靠,优先保证本地民众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在这种情况下,遍地的恐龙成了抢手资源,大批难民像原始人一样,成群结队猎杀恐龙,倒是歪打正着,令当地的恐龙大幅度减少,也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不过,猎杀恐龙只能暂时填饱一部分人的肚子,不解决粮食问题,矛盾只会积重难返,等将来彻底爆发,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