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汉武帝与汉匈战争(一)
江北即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汉武帝与汉匈战争(一),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江北即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秦。</p>
嬴政有些不解。</p>
“不就是打了个匈奴吗?”</p>
“大秦灭掉了六国,只是暂时还没有去料理这匈奴。”</p>
“待得朕抽出时间,便派蒙氏兄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移民垦守,让其永不能南下!”</p>
包括修建长城,也是为了此目的。</p>
嬴政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六国都灭了,区区一个匈奴在他眼里也算不了什么。</p>
只是似乎在后人看来,这位汉武帝功绩不小。</p>
甚至于……</p>
“和匈奴能七十年来屡战屡败,这汉朝怎么如此羸弱?”</p>
虽然这汉朝是取代了他大秦的朝代,但是嬴政目前对于这个朝代的了解和发家史并不了解。</p>
而最想知道是谁的刘季,更是根本没有找到。</p>
“既然讲到这汉朝了,就多讲讲这个叫刘季的吧?”</p>
“朕对什么汉武帝不感兴趣。”</p>
“而且……”</p>
说着‘武’这个谥号,他又不禁皱眉。</p>
“这汉朝皇帝怎么回事?”</p>
“怎么还给自己的皇帝上起谥号?”</p>
“朕废除谥号,就是为了不让这些后人胡乱评价皇帝,怎么这汉朝皇帝都有个谥号。”</p>
“是这汉朝人自己恢复的吗?”</p>
“恢复这东西做什么?”</p>
“有好的谥号,也会出现坏的谥号啊。”</p>
“比如那什么汉灵帝……”</p>
“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p>
“这不是在指着皇帝骂吗?”</p>
“也不知道是谁给上的。”</p>
一提起这个,嬴政就不禁想起了此前天幕上有条评论称呼自己为‘牢政’。</p>
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也不知道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p>
总感觉是在阴阳怪气自己。</p>
这种感觉可不好。</p>
后世的皇帝都有谥号,而他可是废除了谥号的。</p>
多半是这汉朝重新给捡起来了。</p>
他不禁思考。</p>
“朕是否有谥号呢?”</p>
“后人……”</p>
后人给没给上谥号呢?</p>
嬴政此刻的心情有些微妙。</p>
毕竟,后世的皇帝似乎都有谥号,他究竟有还是没有?</p>
《汉匈战争与汉武帝》</p>
【说起汉武帝,就绕不开匈奴,也就不得不提及匈奴的历史】</p>
【匈奴一名出现的最早的史料记载,出自《史记·秦本纪》】</p>
【惠文君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p>
战国。</p>
秦惠文王时期。</p>
大秦。</p>
“嬴疾、嬴疾啊!”</p>
“你出息啦。”</p>
“天幕讲述,史书有名啊。”</p>
看着几乎不带大秦玩的天幕今天竟然讲到了当初五国伐秦的事情,虽然是讲述匈奴连带着提了一句。</p>
但是已经是莫大的荣誉了。</p>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这么多国家和人才,谁不想上一次天幕,然后被列国国君重视啊。</p>
自从天幕讲述了大秦一统天下,山东六国对大秦更加警惕,甚至多有联合是一回事。</p>
另一方面,也有无数的人才纷纷从六国涌入秦国。</p>
也算是有利有弊了。</p>
“君上……”</p>
【……】</p>
【史记中也记载,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p>
战国。</p>
赵武灵王时期。</p>
赵国。</p>
“李牧……李牧……”</p>
轻声念述着这个名字,赵雍有些兴奋。</p>
天幕提及过的重要人物,往往都是有能力的。</p>
“既然是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那必然说明此人擅长骑兵作战……”</p>
也没少和游牧民族打交道的赵雍,深知这是个难得的军事将领。</p>
特别是……</p>
“如今我赵国要组建的骑兵,刚好缺一位合适的将军。”</p>
“不知这李牧……”</p>
自从知晓天幕讲述的骑兵三大神器,赵国已经开始紧赶慢赶的打造马蹄铁、马鞍和马镫。</p>
试图在这方面加强军事力量。</p>
“朕从未听说过此人,不知晓现在何处啊……”</p>
想到这里,赵雍不禁叹了口气,明明知晓赵国原来还有这种人才,却不知晓他现在年岁几何,身在何处。</p>
甚至有可能和他的一生都没有交集。</p>
“立刻给寡人发布招贤令!”</p>
“寡人要找出这李牧!”</p>
【据此可知,匈奴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奴隶制的部落国家,秦赵燕等国修建的长城,就是主要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p>
【秦朝建立后,始皇帝‘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狄戎,收河南’,这里的戎狄就是匈奴】</p>
大秦。</p>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说辞,眉头舒展,露出了些许笑意。</p>
“朕就说,这匈奴算不了什么。”</p>
“朕迟早要将他拿下。”</p>
虽然天幕上说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而他也认为自己一定会北击匈奴,但是这样子知晓自己未来会做的事情,还是让嬴政心底升起几分愉悦的情绪。</p>
同时,看着他也注意到天幕上将自己称呼为‘始皇帝’。</p>
“这么说,朕没有谥号?”</p>
这个符合了他的预期,想来。</p>
“扶苏虽然能力不行,但终归还是孝顺的……”</p>
叹了口气,虽然大秦没有存在几年,但是扶苏这一点,确实是遵从了他的想法。</p>
“只是后世没有了皇帝,也没人在意‘子议父、臣议君’之说了……”</p>
万朝古代。</p>
许多古人看的津津有味。</p>
虽然很多东西都是他们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古代文人也不见得全都知晓。</p>
一是书籍价格本就昂贵,便是印刷术逐渐推广开来的宋代以后,价格依旧不菲。</p>
普通人购买通常比较谨慎,天幕则是一个免费的信息来源。</p>
看得懂的在思考,看不懂的看个乐子。</p>
“那之后的蒙古、女真和这匈奴有关系吗?”</p>
许多宋朝的文人们有些好奇。</p>
同时也对汉武帝打匈奴的具体情况产生了不小的兴趣。</p>
和他大宋窝囊的历史比起来,大汉朝在后人心中明显要高出许多。</p>
“太史公的《史记》又一次被提到了,这都第几回了?”</p>
许多汉魏晋唐宋明清时期的文人羡慕不已。</p>
能上天幕一次,就足以天下闻名,再好的宣传也比不上。</p>
这司马迁的《史记》天幕虽然没有专门讲过,但是已经出现过了好几次。</p>
“看来不仅仅是写诗歌,撰写史书也能够上天幕啊,要不咱们也写部史书试试?”</p>
大明。</p>
万历年间。</p>
一个同样喜欢撰写文学作品文人看着天幕上的《史记》若有所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