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2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2章,重生后,我靠两世阅历官运亨通,佚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不错,景色宜人,布局虽然简单了一些,但是对于疗休养的人员群体而言又恰到好处。”</p>
“另外我观察了一下,疗养中心非常重视生活的便捷性和原始性,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很友好。”</p>
“书记,咱们甘南此前的那个疗养项目,我看倒是可以借鉴这里,不过规模估计很难做到这种程度。”</p>
“不过有一点,我们甘南的气候和地理因素跟这边不一样,倒是有另外一番滋味。”</p>
闻言周扬笑了笑也没点评。</p>
实际上这个疗养中心,当年他担任赣江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曾经重点关注过,甚至连方案都已经做出来了,只不过因为那时的赣江经济规模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大项目。</p>
现在郑知南他们能把这里弄成功,确实是走对了路子。</p>
“书记,现在的赣江发展的的确很好,我很多年前来过这边,当时的赣江基本上跟内陆的其他地区差不多,交通不便,基建很差。”</p>
“但是这一次来,整个赣江就跟变了个样似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话,的确很难相信在短短的七八年时间里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p>
这倒不是张瑞在拍周扬的马屁。</p>
而是在赣江的所见所闻,的确有些颠覆人对这样一个内陆城市的认知。</p>
其实一个城市有没有发展。</p>
发展的速度快不快。</p>
发展的动力能不能持续。</p>
基本上是通过城市的面貌和市民脸上的精气神上看得出来的。</p>
如今的赣江的确是一方沃土。</p>
不到10年的时间里。</p>
不仅仅培育了将近10个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p>
而且在基础产业方面更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p>
前几年赣江的年经济规模已经彻底超过省城昌江成为了西江第一,而且也成为了整个西江省第二个万亿级别的城市。</p>
“那依你看,我们金城发展到这一步还需要多久?”</p>
这一次周扬的问题倒是把张瑞给难住了。</p>
如今金城的经济规模,已经接近赣江的二分之一了。</p>
但是如何缩短这二分之一的差距,恐怕真的没那么容易。</p>
目前整个西北地区。</p>
经济水平能等同于赣江的城市那可是只有一个独苗苗,也就是古都长安。</p>
金城想达到这个水平,任重而道远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