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煮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乡村困境,山涧闲农,秋刀煮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镇长笑了笑,说“不难……你给我说说怎么富裕?”

“那得看什么标准了。年入多少算是富裕?”

“富裕……最起码,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最起码得在15万元以上吧。”

“如果有两个劳动力,出去打工,一年收入15万元并不是特别困难。”陈放说“云山茶业公司需要工人,月薪六七千,一年下来也有七八万。两人,年收入15万元简单……”

“云山茶业那边招不了太多。就拿黄土坡来说,总共有761户人家,人口23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511人。青少年,803人。劳动力有一千多人……”罗镇长将统计数据说了。

“长年在家务农的人,有多少?”

“算老人么?”黄村长问。

“不算。只计算劳动力……”陈放说。

“以土地作为主要收入的劳动力,且长年在家,没有打工的人,两百多人。”

这个数据并不奇怪。

黄土坡有两百多以土地作为主要收入的劳动力,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

现在的农村,好多地方已经不种地了。

特别是八零后,九零后,种田的人,特别少。现在还种田的,多是七零后,六零后……这是他们当地的现状。

“黄土坡有多少土地?”陈放道。

“水田,412亩。梯田,3722亩。另外还有七百多亩旱田。”

水田是山谷区域,平坦的土地。梯田不用说了,山坡上开垦出来的可以种植水稻的农田。旱田也叫坡地,不能种植水稻……只能种植花生,玉米,红薯之类。

“那就是说整个黄土坡大概有5000亩土地?”陈放道。

“差不多。”

黄土坡面积大,整个云垄山区大部分属于黄土坡。

但是计算人均,人均土地也就2亩多。

黄土坡有五百多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人。这些人,一部分还能参与到田间劳动……

这些都不计算了。

昨天晚上陈放和梁师傅聊了许久,商讨出一个方案。

云山愿意在田间摸食的劳动力,今后只会越来越少。因为赚不到钱……

陈放说“种田想要致富,挺难的。即便能做到,也得要求有一定规模。如果像以前那样,种一季水稻,一季菜籽……再有闲田种植些蔬菜,想要富,几乎是不能的。正常情况,我们这边的水稻亩产也就一千斤左右,应该不到1千斤。1斤谷子就算3元,也才三千元……种10亩,年产值也就3万元。再种一季菜籽……10亩就算2万元了。”

“没那么高。”黄村镇苦笑着道“我们那边种植的水稻,菜籽,也就是够自己家里面吃,很少卖出。而且3元钱,可以买米吃了。”

“我就是比喻,将种田的收入往顶天了说。”陈放道“黄土坡土地少,分散,收割谷子……收割机也去不到梯田上面。再过几年,种田的人就会更少了。”

现在的黄土坡,荒废土地已经很多了。

也不算荒废,而是改种了水果。但梯田,超过一亩的梯田数量很少很少。大多数梯田只有五六分,六七分……还有更小的,两三分。

当初分田的时候为求公平,都是一块近的土地搭配一块远的土地,保证最大可能的公平,导致每个家庭的土地分散,不利于发展种植。现在想整合资源发展,就变得更困难了。

如此,便需要新农村来推动改建,整合土地。将土地交给愿意种田的人……

黄土坡人均土地不算多,可是还在田间耕作的人,却并不多了。

可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很大一部分中国人有土地情结。在农村,很多人更是将土地视为命根子。自己的土地,就算抛荒了,不种植……但是要给其他人,那便是要了命。想要将云山的乡村发展起来,土地这一环,那也是绕不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爷的小娇妻又甜又飒

小灸

穿成贾宝玉胞姐

海澜歌

丧尸王竟是基建狂魔

竹叶椒

寒雪歌

卿苓

回到民国做教育

云晓

我的夫君是高阶绿茶

兰瓷诀